文章
322
精選
294
推薦
78

siuyeung

80後足球狂熱份子,堅持睇波不賭波,抱著嬉笑怒罵之心,與大眾分享世界各地的足球消息。
於 13/05/2016 發表

防守戰術演變史 1-2-7和2-3-5是最早期的陣式,然後到WM陣式,後衛人數增加至三名。60至80年代其間,防守大國意大利採用十字聯防陣聞名於世,在後防線上加插libero(自由人),連同其餘兩名中堅和防守中場,形成十字聯防模樣,禁區位置被填得密密麻麻。 其後到90年代,一代名帥沙基帶領AC米...

於 29/04/2016 發表

每支球隊都必定有一套最常採用的陣式,而教練選擇轉換陣式通常是當球員出現傷停問題,或面對某些對手採取針對性部署。但近年來,教練經常在比賽途中要求球員按比賽形勢轉換陣式,例如雲高爾帶領的荷蘭隊(5-3-2),哥迪奧拿帶領的拜仁慕尼黑(4-1-4-1或3-4-3),便是當中的代表者。 2014年世界盃,...

於 27/04/2016 發表

<陣式回顧> 由1930年的第一屆世界盃至今,足球陣式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轉變:由初期的2-3-5、4-2-4、1-3-3-3,到後期的4-4-2、3-5-2、4-3-3、3-4-3,再到現時流行的4-2-3-1、4-1-4-1,4-3-1-2、4-6-0,可以看出陣式編排越來越細緻。 陣式向四線發...

於 09/04/2016 發表

除了前文提到各種功能的防守中場和進攻中場在位置上轉移到邊線發展之外,以下是一些在千禧年代興起的位置(由於球員眾多,筆者只列舉一些典型例子協助說明,如各位找到這些位置的更佳例子,不妨列舉出來,互相交流): 1)中場中的功能性 全能型中場中 林伯特,謝拉特,是全能中場中的代表人物。 兩者都擁有充沛...

於 05/04/2016 發表

2)進攻中場的重要性降低 進攻中場的特點鮮明,技術出眾,傳送獨到,處理死球了得,但體能和回防意識一般,兼且需要球隊的戰術體系圍繞來建立才能發揮最大效用,而前方更需有一至兩名前鋒給予傳送選擇。例如雷哥斯達在效力費倫天拿時,前鋒線有巴迪斯圖達和艾蒙度;路斯基在效力多蒙特時,前鋒線有真高拿和阿武羅素。 ...

於 04/04/2016 發表

千禧年代中後期 墮後型組織中場 安察洛堤為AC米蘭編排4-3-2-1陣式,考慮到派路在體能和身體條件上不適合出任單防守中場,但又不想浪費其精準的傳送技術,於是安排兩名攔截能力強的隊友:加度素和岩布仙尼在他身旁,為派路度身訂造一個全新的位置 - 墮後型組織中場。 由於位置上處於中圈後半圓,對方...

於 04/04/2016 發表

千禧年代 踏入千禧年代,4-3-3, 4-5-1 或後期的4-2-3-1成為歐洲球壇的主流陣式,球員位置和作用亦出現變化。 1)防守中場 防守中場的最大作用是為後防線提供第一道屏障,攔截力和回防的企位尤其重要,能力強的更可作為串連後防與進攻的樞紐,甚至成為球隊領袖,例如90年代的堅尼、韋拉、施蒙尼...

於 03/04/2016 發表

在國家隊方面,90年代其中一對最經典的前鋒組合必定要數到巴西的夢幻組合:羅馬里奧x白必圖。 1994年世界盃,賽前被寄予厚望的萊爾於當屆賽事表現沉寂,未能提升球隊的組織力。於是,時任領隊彭利拿便改用馬仙奴,加強中場防守能力,讓一對箭頭更專注進攻。羅馬里奧的踢法是別樹一格的,當無球在腳時在球場上看起...

於 03/04/2016 發表

卡比路年代 卡比路承接沙基遺留下來的防守體系及陣容配置,只不過,由於當時球隊經過長年累月的嚴密訓練模式後,球員逐漸出現疲態,進攻核心古列治及雲巴士頓先後經歷傷病,令卡比路需要為球隊添上新成員:波班、柏賓、沙維斯域,蘭天尼等名將先後來投。 為解決球隊的傷病問題和令球員對比賽保持新鮮感,卡比路採取輪換...

於 03/04/2016 發表

百花齊放的90年代 足球世界在90年代進入新紀元。首先,雲集世界各地球星的意甲經歷了「小型世界盃」的輝煌年代,然後到英超成立,各支球隊開始收購球星提升實力。還有,電視直播及網上資訊自90年代起發展迅速,再加上多款在90年代風靡一時的足球遊戲(Winning Eleven, FIFA)帶動下,令球迷對...

於 03/04/2016 發表

逆足閘位 1974年世界盃的另一個戰術突破點就是逆足閘位,西德隊的畢列拿與巴西隊的Francisco Marinho是當時少數慣用右腳踢左閘的球員。 畢列拿擅長在左路扣入大位後起右腳勁射 而Marinho則善於在邊線作個人突破,或跟隊友打短傳配合 兩人憑著在當屆世界盃的出色表現,為日後...

於 02/04/2016 發表

告魯夫與碧根鮑華 - 劃時代的傳奇 70年代,阿積士與拜仁慕尼黑稱霸歐洲,連帶荷蘭與西德隊在世界盃各領風騷。陣式仍維持四後衛,變化不大,但戰術演繹卻為球壇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全能足球 荷蘭國家隊於70年代的「十上十落」踢法,為當時的足球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景象。陣式雖為4-3-3,但前中後三線球員在...

於 31/03/2016 發表

60年代 一) 防守球員抬頭 如果說早期的足球發展是攻擊球員的天下,那麼從1960至1970年間,就是防守球員的出頭天。自60年代開始,球隊多排出4-2-4,4-3-3,4-4-2等陣式,後衛的關注度相對提高。此外,球隊亦開始注重兩名閘位球員的攻防能力,進攻時多利用球場闊度來組織,不再像以往只大腳...

於 31/03/2016 發表

足球陣式和戰術,與球員的發展方向息息相關,最理想的排陣方式當然是球隊擁有各種功能的球員供教練選擇,而球員亦有足夠的球商把戰術發揮出來,成就高的便會成為該位置或戰術的代表人物。 此部分將集中探討30至80年代的世界盃賽事中較為廣泛使用的陣式和戰術演變,以及個別位置上的經典球員。而由90年代起,便會加...

於 28/03/2016 發表

轉會市場的顛覆對球員發展的影響 三)外資入侵(二) 班主心態決定球隊命運 阿巴莫域治入主車路士至今超過十年,除了世冠盃外,球隊已經贏盡一切錦標,加上金融風暴,油價下跌令身家縮水,但仍然對球隊不離不棄,堅持每年投放資金增兵。至於其缺點可能是更換領隊頻繁,先後8次更換領隊(當中2次與摩連奴終止合約,...

於 28/03/2016 發表

上文提到銀河艦隊策略對球員發展的影響,接下來將會探討近十多年來外資入侵對球員以至球壇帶來的影響。 轉會市場的顛覆對球員發展的影響 三)外資入侵(一) 2003年6月,俄羅斯富商阿巴莫域治成功入主車路士後,便利用銀彈政策收購大批球員,務求在最短時間內換取最佳成績。結果亦得償所願,在入主後的第二個球...

於 27/03/2016 發表

上文提到90年代「波士文案」對轉會市場、青年及本土球員帶來的影響,接下來,將會探討千禧年代皇家馬德里的銀河艦隊政策對球員發展的影響。 轉會市場的顛覆對球員發展的影響 二)佩雷斯的銀河艦隊計劃 踏入千禧年,皇家馬德里成為球星集中地。 2000年7月,佩雷斯當選皇家馬德里主席後,便展開其一年一星的收...

於 26/03/2016 發表

上文提到球員>球星>球壇傳奇人物的發展路向,又簡單地介紹過球迷了解球員實力的方式主要是透過媒體資訊和觀看球賽。 當了解到球員的發展路向和實力後,接下來,將會從轉會市場、陣式戰術,現今足球的發展趨勢等因素深入探討對球員發展的影響。 轉會市場的顛覆對球員發展的影響 一)「波士文案」 球員的光陰短暫...

於 26/03/2016 發表

上文提到由於早期電視轉播和資訊未普及,球迷往往只能透過媒體的報導或舉辦的頒獎禮來認識球員。但自70年代起,球迷就可透過電視轉播來了解球員實力。 香港的電視台於1974年直播第一場世界盃賽事,決賽西德對荷蘭。到1978年增加至4場世界盃直播賽事,然後到1982年世界盃更第一次直播所有賽事。(#1) ...

於 25/03/2016 發表

從球員走向傳奇 每名青年球員透過完成球會的青訓系統後,便與球會簽下職業球員合同,正式踏上職業足球員之路。 球員初出茅廬數載後,便會慢慢開始為自己在球隊的位置定位,是常規正選?後備殺手?輪換球員?發展好的,固然可以留在原有球會繼續比賽,再加上天份、實力,際遇,成為球隊的核心,甚至隊長。至於哪些不被重視...

< 1 12 13 14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