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734
精選
575
推薦
199

Lam Kin Ping

喜歡寫字,將生活大小事化作文字故事,
喜歡這個演變過程。

個人網誌:
https://www.facebook.com/lampingchi
於 03/01/2023 發表

在新一年的第一晚看叱咤,相信是許多香港人的約定。這晚我也約定了女兒和不如,齊齊坐在電視面前,看看這個溫度尚存的音樂頒獎禮。我當然欣賞最喜歡也曾經在兩年前寫過的林家謙眾望所歸成為大贏家,亦樂見單獨唱歌的李駿傑發揮個人魅力,獨領風騷。至於姜濤的發福或情緒,相信背後原因不足為外人道,鍾愛音樂的話,應...

於 31/12/2022 發表

一年容易又除夕,我這個對數字和日子都不敏感的人,在2022年的最後一天,卻想寫一些數字。這些作為回顧的數字,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一個數字都代表着一種意義,有時是悲,有時是喜。我只把記得的,以及印象深刻的寫下來,不代表沒有寫出來的不重要,只是能夠寫出來的,至少我記得。 11 這組數字,其實...

於 27/12/2022 發表

許久不見,那個總是在同一個巴士站化妝的短裙女子。防疫浪潮下,許多女子都愛上遮蔽了大部分臉部的美麗時刻,而她則是個善於展示眼睛嬌媚的女子,她看着我的眼神,教我記得一輩子。對上一次看見她,是在聖誕節前一天,她依舊坐在巴士站的長椅上,拿出化妝用品來,戴着口罩,集中只為眼睛化妝。 阿銀將電話遞給我看...

於 19/12/2022 發表

不能不寫的事,是直接感受美斯由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的奪冠經歷。2022年的世界盃決賽,女兒早就睡了(她上屆以1歲之齡穿起法國球衣並成功估中賽果),而不如破例倒了一杯水,坐在綠色的梳化上,與我一起看這一場決賽,也是今次世界盃唯一她願意跟我一起看的比賽。也許天氣很冷,我們卻很熱血,不知怎地全情投入...

於 14/12/2022 發表

許久沒有搭巴士,我討厭戴着口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感覺,可以想像這三年來,市民的忍受能力是何等高超。為了工作而選擇了乘搭271,在尖沙嘴廣東道回大埔,在總站上車的我,選擇了坐在最前排靠右的窗邊位。上車後,我發現手機的電量餘下大約10%,留意到窗邊有一個充電位,於是我從袋裡取出充電線,為手機充電,...

於 10/12/2022 發表

四甲班課室裡,充斥着一群男生打完籃球後散播的臭汗味,高速轉動的吊扇將這些氣味均勻地分配到課室每一個角落。坐在最左邊尾二排的許灼藍,卻沒有如其他女生般摀着口鼻,反而特意轉過身去湊近坐在後面,剛打完籃球,氣來氣喘的曾楓,向他請教一條附加數學題。 曾楓起初沒有反應,冷冰冰的對灼藍視若無睹。當灼藍再...

於 07/12/2022 發表

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向外看,發現一幢樓層不高的住宅大廈,呈斜屋頂,舖了橙紅色的瓦片。在不會下雪的香港,斜屋頂的功能性不大,卻有着吸引我目光的魅力。我第一時間拿出手機來拍攝,那瓦片之間以鎖扣式搭接,絕不會滑下來,然而傾盆大雨之時,從屋頂傾瀉的雨水,定必壯觀。 與女兒跟弟弟遊走在...

於 04/12/2022 發表

若有人像我那樣,迷痴痴地看完了11季的The Walking Dead,可否真的按一個讚。我相信,會按讚的人不會超過20個,不是代表不多於20個人,而是這套令人又愛又恨的曾經神劇,終於完了,卻硬生生要留下伏線,明明最有耐性的人也變得再無耐性,偏偏,她就如喪屍那樣,在十多年的荒野裡仍然不腐爛,還...

於 01/12/2022 發表

5月3日那天,我經過紅磡置富都會商場時被一個巨型海報吸引,然後我被一個熟識的面孔吸引。那是一個染了一頭紅髮的拳手,而樣子就與Viu TV的駱振偉(Thor)極為相似,但我細看下,發覺拳手旁的名字並不是他,叫袁天就。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又上網查了很多資料,都沒有關於袁天就的資訊,我以為人有相似,...

於 28/11/2022 發表

關於女人的香味,其實我是個很不錯的資深「嗅味家」。自從感染疫病康復,我的嗅覺靈敏度提升後,更能感受那種自女人身體自然散發的香味,是那麼無可比擬(其實只有不如)。那夜跟不如挑選電影來看時,無意間看到一套法國電影,名字為《調香師》。這戲衝擊我的心房,也讓我感受到嗅覺原來無論在食物或性愛上都有不可取...

於 24/11/2022 發表

卡塔爾世界盃彌漫着歡笑及奇蹟的氛圍,感染世界每個角落的每一個人。我當然深深投入足球盛事當中,記得上屆法國捧盃時,剛滿一歲的女兒獲贈法國隊波衫,她就穿着波來見證法國登頂。今屆奇蹟爆冷接踵而至,有人歡喜有人愁,除了綠茵球場上的球星,我最欣賞也最能感受到世界盃那種熾烈的,卻是一個足球界最為港人熟知的...

於 21/11/2022 發表

記得她最喜歡吃這餐店的豚肉丼,記得她吃這店的豚肉時,有一個怪癖,總是會堅持把一片肉分開三次來吃,每一片肉都是,每一次都堅持只咬三分一片。她咀嚼時的模樣令我印象深刻,小酒窩和蘋果肌都十分好看,而她每吃完一片肉,就會喝一口那餐店加了數片青檸的冰水,很記得她喝完水後笑着對我說:「唔使錢架,你都快啲飲...

於 17/11/2022 發表

當我聽見哥哥時,天真地問了一句,你們姓氏不同,為何叫他哥哥。那種天真與我的年紀不相配,有一種「欖」出國際的窘態。我認真地研究過哥哥的意義,從發音上,這個哥哥都是第一調的,讀音就是「戈戈」,不像叫張國榮或者親生兄長的那種變調。然後我又發現,原來在哥哥之上,還有那種介於朋友與親人之間的Bondin...

於 13/11/2022 發表

早場看《正義迴廊》,我並無因睡眠不足而有一刻分神,這電影的張力足以喚醒沉睡的每一個香港人。電影改編自當年轟動全港的逆子弒父母案,對我而言更有震撼的另一重意義,甚至在看電影裡張顯宗的眼神時,令我想起當年曾經共事過一段時間的周凱亮,那種深不可測的眼神,突顯那個一臉和善卻陰森恐怖的殺人青年,無論過幾...

於 07/11/2022 發表

陽光熾烈的正午時份,一輛黑色Tesla駛進高速公路旁的油站裡,令一眾加油員感到愕然。 「電動車駛進油站,要不要為他加油?」小陳向拍擋老林詢問。 老林拍拍小陳的肩膀,幽默地說:「你可以向司機說聲加油!」 Tesla駛進油站不出奇,油站提供的服務不止加油,還有打呔氣及便利店,若然人有三急,油...

於 03/11/2022 發表

孤身隻影走進烏克蘭的她,在槍林彈雨下,冒着生命危險,實地記錄戰火蹂躪後的烏克蘭淪陷區域。與一般冰冷的報道不同,她那洋洋灑灑的數千字,一字一句都滲透着戰地寒意,同時散發倖存居民的愉悅,文字餔糟歠醨,撼動人心。我仔細地看完每一個字,每一張珍稀相片,那是作為文字工作者的文字之顛,我首肯心折,推崇備至...

於 27/10/2022 發表

與不如由拍拖到結婚,我們都沒有一起去過迪士尼。由豆出生到五歲,我們也沒有一起去過迪士尼,突然到了某一天,她說很想看迪士尼的煙花,然後我們才決定,帶她去一次迪士尼,或者說,由她帶我們去迪士尼。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去迪士尼,會看到跟從前很不一樣的光境,所謂的一啖沙糖一啖屎,究竟我們喜歡的是沙糖,還是屎...

於 24/10/2022 發表

原本已心灰意冷的我,不想再寫口罩這個議題。然而看見偉大國度完美演澤口罩的昇華作用,令我這個只懂怨婦式咒罵的井底蛙,明白到一個很深很廣的道理。香港政府因經濟及商界壓力下,漸漸放寬無理的防疫措施,這是好事,起碼讓人知道一國兩制仍有一定的存在價值。然而無論是政府官員或專家顧問,都視口罩為不可觸碰的紅...

於 18/10/2022 發表

重返浸會大學飯堂,是以覆診病人的身份。作為與浸大素有淵源的人,其實我並不是浸大的畢業生。曾經寫過多篇有關於浸大的文章,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我喜歡浸大多於畢業的城大。那天走進飯堂,也是首次在大學不再門常開,加上弱智防疫政策下進入,拿起餐具吃飯的一刻,有一種身處關塔那摩的錯愕。 黑餐盤,黃水杯,白...

於 14/10/2022 發表

與不如在床上一起透過投影機看了一套丹麥電影,迴腸盪氣,令人深思。刻意寫在床上,皆因這電影叫《成人級愛情》,當然會有一點成人畫面,也是專門給夫婦看的電影。是不如選的戲,我們都看得投入,加上在床上躺着看,那種氛圍有點浪漫,卻因電影的曲折及暗黑,令我們無法浪漫下去。 電影情節看似簡單,背後的鋪排及...

< 1 8 9 10 11 12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