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56
精選
91
推薦
5

Kenji TH

八十後澳門偽文青,愛看科幻、懸疑、奇幻為主的電影和美劇;也喜歡音樂、攝影、NBA。 此外,由於觀影需要,對小說文學、物理邏輯、世界史及神話也感興趣,當然政治也是重要的一環。不會時常發文,有空就分享一下電影和劇集的觀後感;歡迎討論。
於 07/09/2018 發表

1983年,一位23歲的美國女生在一艘被颶風襲擊過的破損船隻上生活了41天之後,最終被一艘路過的日本考察船發現安全的送到了夏威夷島,此時她已經在太平洋上漂流了2400多公里。這位女生叫Tami Oldham,她回來之後,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回憶錄——《Red Sky in Morning》。 ...

於 29/08/2018 發表

Camille拿著酒瓶出現的瞬間,《Sharp Objects》的風格就已經確立了,這個女記者滿臉倦怠卻仍然有著掩飾不住的銳利眼神,她厭棄周遭一切乃至自己,卻把自我撕扯化作了另一種難以名狀的驅動力,刺進這個混沌又昏聵的世界。如今,早已不再是本格推理的時代了,那些聳動的詭計和奇妙的密室都已經隨著黃金年...

於 11/07/2018 發表

在當代人工智能盛行的同時,湧現出來不少以此為主題的劇集。 上半年最熱的大劇當屬HBO四月回歸的《西部世界》第二季,就在我們以為《西部世界》第二季會將機器人與人類一場史詩級的大戰鋪陳開來時,Nolan和他的妻子,這兩位藝術家卻絲毫不掩飾他們故事擴張的野心,繼續不斷地深化著主題,主線和支線越來越複雜的...

於 29/06/2018 發表

如果將一個地區所有悲戚事都拿來做電影,淺嚐輒止卻又如何足夠。影片《天水圍的夜與霧》開始於婦女庇護中心,為躲避家暴而住在一起的女士們在電視新聞中驚聞王曉玲一家死於非命,以2004年真實事件為原型充滿戲劇性的個案較之本片導演許鞍華上部作品《天水圍的日與夜》或許過於激烈,但無疑更為尖銳地直指香港自亞洲...

於 27/06/2018 發表

比較《二十四城記》的詩意,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也是一首城市的視覺之詩——電影結尾香港人中秋賞月的黑白舊照片和吳鶯音《明月千里寄相思》的老歌將天水圍的詩意推向了頂點。 《天水圍的日與夜》照理說,也很可以表現香港天水圍的發展歷史。這個元朗著名的“悲情社區”聚居了大量的大陸新娘,單親家庭和孤...

於 13/06/2018 發表

[size=110]電影《滅。境》改編自美國作家的Jeff VanderMeer系列小說《Book of The Southern Reach Trilogy》的第一部《Annihilation》。劉慈欣評價該小說“在神秘莫測的世界中的探險,意境詭異而幽遠……”。筆者作為一名忠實科幻粉絲,所以在觀影...

於 05/06/2018 發表

近期好像沒什麼電影可以寫,那麼就分享一下這部十年前的動畫,IMDb8.4分、爛蕃茄新鮮度為95%的《WALL-E》。 很多人覺得西片是抱有極強烈的末世情結的:耶穌基督和穆罕默德都告訴信徒們,人類歷史最後將終結於“最後審判日”。所以荷李活電影習慣於把未來想像成世界末日,《The Day After ...

於 25/05/2018 發表

《復聯3》的結局這麼慘,《復仇者聯盟4》的故事要怎麼繼續?要怎麼圓回來?這是我們最想知道的事情,恨不能穿越時空趕緊看完《復聯4》。那麼就在《復聯4》上映之前,我們重新梳理一下《復聯3》的劇情,看看Marvel有沒有留給我們什麼蛛絲馬跡。 我們回想一下泰坦星大戰最後,奇異博士將時間寶石送給了Than...

於 20/05/2018 發表

電影所構建的未來社會基於個人信息透明化,記憶的視頻式存儲與監管調閱系統存在。正常情況下,政府以及履行相關治安職責的刑偵人員可以提取任何人任何時段的記憶資料以供治安之需,公務之便;而在普通人之間,記憶的提取和共享需要經由本人操作,因此欺騙與謊言其實都由無從遮掩的“坦誠隱瞞”構成,也就是當對方質問“給我...

於 16/05/2018 發表

近日留意到這部2017年很出色的電影,居然於這幾天才在港澳上映感到有點意外。筆者在數月前已經觀賞了這部IMDb7.1/10,Rotten Tomatoes爛番茄新鮮度為80%,2017年康城影展最佳劇本獎的恐怖驚悚劇情片,這裡跟各位分享一下。 繼《Dogtooth》(2009年, 《犬齒之間...

於 14/05/2018 發表

還是很難下筆去寫這樣一部現象級的電影,因為有太多角度去延伸,每一個延伸都能寫出萬字解析。所以最後決定,就選自己最想表達的角度吧,來聊聊大家對《復聯3》一些熱門謎團問題。 可能有些問題別人也作出過分析回答,但筆者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一定是從自己的分析,以及對官方解釋的角度出發。 《復仇者聯盟...

於 08/05/2018 發表

近日,白宮以「歐威爾式胡言亂語」(Orwellian nonsense)抨擊中國要求美國航空公司不得將台灣列為「國家」的行為。「歐威爾式」衍生自作家喬治歐威爾,已是極權主義代名詞。 這個詞源於已故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涵義出自他1949年所出版、描繪未來世界反烏托邦極權...

於 07/05/2018 發表

看著這部電影,聽著陳奕迅的《沙龍》感覺穿越到了九十年代的香港,給了我們這些八十後很多的回憶。 通過潘燦良與林家棟的衝突,陳靜與關楚耀的感情,孫耀威和江嘉敏的烏龍,地產女主管四條線來表現整個故事。而四條線索,靠麗誠影室這個場所攏在一起。這種表現手法能做好的實在不多,但是這部片這四條線...

於 03/05/2018 發表

《Room》是一部難得的電影。作為衝擊奧斯卡的一部影片,當誘拐、監禁、性奴這類關鍵詞給出來,一般認為最穩妥的處理方式就是渲染悲劇氣氛,用寫實的鏡頭語言講述一個主角由自由、愉快的美好狀態跌入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再設計艱難逃脫的故事。兩年前,《為奴十二年》就是如此四平八穩地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

於 30/04/2018 發表

認識關淑怡從第一次聽到《難得有情人》這首歌開始,她的聲音不像蔡琴的聲音醇厚芬芳,連傷懷都散發著暖意;不像梅艷芳的聲音狂野妖橫;也不像黃鶯鶯的聲音響亮清新;更不像王菲的聲音純淨慵懶。曾經有人說關淑怡的聲音比較接近林憶蓮,其實細聽起來關淑怡的聲音因為摻雜較多氣聲顯得更加迷幻低迴,林憶蓮的聲音則響亮透明如...

於 24/04/2018 發表

這是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 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他們找尋著新的位置。 不同的是:有人重新確立起來,有人卻在迷茫中失去了自我。 ——陳果《去年煙花特別多》 《香港製造》(1997年)、《去年煙花特別多》(1998年)、《細路祥》(1999年),是陳果的“回歸三部曲” ,導演在電影裡對香港基層的小人物生...

於 19/04/2018 發表

1988年的動畫電影大作,除了被歐美影評人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戰爭電影之一的《再見螢火蟲》(高畑勳),讓日本動畫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也讓作者導演宮崎駿踏上成功之路的《龍貓》,還有被許多影評人視為是日本動畫的里程碑,影響許多後來的動畫師與導演,提升動畫在日本國外的發展影響深遠,也是第二波動畫浪潮(開始於1...

於 15/04/2018 發表

被日本媒體譽為「奇幻的宮崎駿,寫實的高畑勳」,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日前因肺癌病逝,享年82歲,生前製作過《太陽王子》、《飄零燕》、《再見螢火蟲》、《歲月的童話》與《百變狸貓》等多部作品。這位事實上不會畫畫,但很懂動畫的傳奇導演,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創辦人之一,與宮崎駿是長年既合作又競爭的戰友。高畑勳一生不...

於 13/04/2018 發表

David Fincher的影像風格簡要概括即是:COOL。在Fincher這裡,“COOL”真正成為了一種美學風格,有著濃厚的後現代風範,一貫炫酷的片頭,凌厲穩健的剪輯,陰鬱壓抑而冷峻的暗色調,以及跌宕猛烈的戲劇張力,最主要的是:對現代社會尤其是資本社會道德規則、經濟秩序的無情諷刺和抨擊,這種批判...

於 12/04/2018 發表

人的一生最少要不計較得失、不問歸處的愛一次。 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不受我的控制,我們墜入愛河,被擊中,被擊潰;意亂情迷,撕心裂肺。 那次愛情讓我們瘋狂,讓我們難受不已,從心動到心痛繼而心碎;以至於後來我們再描述這段記憶時使用的比喻都與極端和疾病相關。這種愛情無關輸贏,只是捨不得失去對方的愛慕...

< 1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