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 的搜尋結果
文章
倫敦很流行一種叫「corner shop」的舖頭,顧名思義,就是開在街角的小士多。 這些小店的性質跟7-11 、Circle K一類的便利店很相似,都是為居民售賣一些日常用品和食物,讓大家可以躲躲懶,不必走20分鐘去商店街的超市購物。它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off licence」——賣酒。跟香港一樣,在英國開酒館都需要領牌,但像這...
這個星期日英國刮大風,氣象局呼籲民眾盡量不要外出,連倫敦市內著名的公園都休息一天。我們也順理成章地一家三口宅在家,盡情吃喝和睡懶覺。 百無聊頼的時候,人就最容易肚餓,這天下午四點鐘我已經很想吃東西了。這麼一個下午茶時間,吃中餐的話又略嫌heavy,那麼不如就叫pizza吧! Domino’s 是英國最大的薄餅外賣店,不但比Pizza Hu...
「萬里長城長又長,我們條龍比它長!」 每一位香港人近日最關心的事,必定是購買口罩!為了一盒口罩,香港人願意冒著寒風等待一整晚,甚至不惜價錢,用幾百元購買一盒原價幾十元的口罩!黑心商店滿地爬,不少港人在一「罩」難求下寧願硬食「炒價」,為的只是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雖然有奸商炒賣口罩,但市面上亦不乏良心企業幫助港人,當中HKTVmall...
這天我打開Instagram,看到一條NHS (英國國民保健系統) sponsor的廣告,是一段教人提防冠狀病毒的幻燈片,重點是,那是全中文的製作(我看到的是繁體版本,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另製簡體字版的)。也許NHS是純粹的貼心,然而我的感覺還是有點不舒服。 想起了法國華人「我不是病毒」的口號。 英國是一個相對自由開放的社會,尤其在倫敦,不...
突然想分享一下,我得呢大半年好神奇,好似所有野都整定咁。 即係你唸下,如果無場運動,社會上既大多數都可能仲係相信緊政府傻下傻下咁等口罩等爆發,各行業唔會成立工會唔識罷工,買口罩俾人呃唔會咁快有網民出到個黑制裁名單、商場唔會意識到 / 識得要封商場自救…所有野都息息相關,真係好似上帝早已預備咁🤷🏾♂。或者身心靈啲咁睇,可能係有啲課題我...
香港市面上口罩嚴重短缺,面對滿城非議和責難聲,有人引述「外國專家」指戴口罩無助抗疫。的確,也許是「國情不同」,英國人甚少戴口罩。即使英國本土出現了兩宗確診病例,輿論也傾向表示戴口罩的防疫作用不大,國民只需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記得掩蓋口鼻即可。 比較搞笑的是格拉斯哥有一間士多,老闆看見藥房的口罩都售罄了,靈機一觸入了41盒...
TVB節目《東張西望》在新型肺炎大爆發後,一直也有派出阮嘉敏、李旻芳、黃穎君等外景記者分別訪問西九龍站的內地旅客、輪候購買口罩的人龍等等,可謂相當緊貼事件進展。而最近在錄影廠屏幕 (即主持身後位置)當中也會出現大字句作總結當日有關疫情的情況,也受到不少觀眾與網民的關注,皆因當中的內容是直指政府控制疫情上的種種不是呢!譬如:「廢政府 香港人悲...
~ 跳跳紮紮遊香港, 由正宗香港人帶路的香港自由行遊記 ~ 孫文先生被國人稱為「國父」是因為他革命成功, 把中國二千多年的帝制推翻, 建立起中華民國, 而香港跟孫中山先生的關係亦都不淺, 但中山先生跟屯門又有什麼關係咧?? 這就要說到屯門紅樓。 屯門紅樓旁邊有個中山公園, 上面建了一個紀念碑, 紀念館下方有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19...
去過倫敦的朋友,一定認識「蠔卡」(Oyster card)。 蠔卡其實就是英國版的「八達通」。香港的「八達通」英文名叫「Octopus」(八爪魚),取其四通八達之意。英國的蠔卡正好是八達通的表親,是倫敦交通網的輕觸式儲值卡。自2003年蠔卡面世後,在倫敦乘巴士、地鐵就像香港一樣,一嘟搞定,省卻很多排隊買票的時間,也避免了零錢找續的麻煩。 ...
Marmite(馬麥醬)是很奇妙的食物。 這深棕色、帶黏性的醬料,由啤酒釀造過程中沉澱堆積的酵母加工而成,帶有極獨特的氣味。Marmite味道鹹鹹的,用它來塗麵包,薄薄一層,配上牛油,是非常經典的英式日常。 可是,不要以為個個英國人都受得了這濃重的口味啊!事實上Marmite就以「love it or hate it」作為廣告口號,有人愛它...
~ 跳跳紮紮遊香港, 由正宗香港人帶路的香港自由行遊記 ~ 之前介紹過屯門一些非本區人未必知道的歷史及好地方, 今篇及下篇就再帶大家更深入屯門的歷史古蹟, 相信很多屯門人也未必來過一訪的地方。 第一個要介紹的地方是位於屯門市北面, 在通往元朗的方向, 當大家過了兆康地區, 迎來的是大片的鄉村地區, 現在多按鄰近輕鐵站而命名, 包括...
英國人平常給人的印象,就是沉悶而刻板。但如果你在對上一個星期日(1月12日),踫巧來到倫敦,又踫巧在中午坐地鐵的話,你大概會對英國人大大改觀。 那天正好是「除褲坐地鐵日(No trousers on the Tube day)」 。這個活動源於美國紐約,最初只是七個人在地鐵快閃除褲,後來愈來愈多人加入,還流傳到不同的國家。來到2020年,「...
在英國買東西,很少中伏,大抵英國人做生意很講信譽,不會將貨就價。不信的話,望望香港40年前建成的萬宜水庫防波堤,比新落成、又會漂移又會變形的港珠澳大橋還要堅固,你就明白英國人的生意之道。 有時他們對質素的自信,甚至會嚇你一跳。 話說最近我的傘子壞了,要買一把新的。在網上google 「brollies」(「umbrellas」在英國的暱稱...
有一天,筆者乘巴士回家時,看到了以下男男之間溫馨的一幕(別想歪了 ;)~ ): 還記得當天黃昏時刻,車上的乘客眾多,包括在輪椅位置對面倚着扶手的筆者,和其他人也擠在下層。而剩下的空間,的確只能多載約四個人。巴士駛至映月台站時停靠在一邊,讓站裏的人上車。 一位伯伯努力擠過通道的兩旁人群,好不容易才走到了吊環下,筆者的右手邊稍前位置。 待乘...
時代再壞,暴雨再大,我們也許無法控制;但抱著甚麼心態應對,永遠都在我們掌握之中。 2020年的第一篇長篇樂評,期望能用一點文字,燃亮每一位為我們的生活、社會、自由奮鬥的手足。有時候,我們會抱怨,為何成為了「被選中嘅細路」,在黑夜之中,跟狂犬搏鬥。 /教我如何方不害怕 理據堂皇地作假/ 「不解」、「抱怨」、「犧牲」、「悲傷」、「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