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的搜尋結果

文章

一元去哪兒 於 27/03/2020 發表

看著歐洲疫情日益嚴峻,死亡數字更屢創新高,而中國的疫情則初步見穩,武漢更在封城兩個月後開始解封,逐步恢復社會運作,令人不禁問:“為什麼歐洲封城封國後感染人數還是節節上升?”據我愚見,這正是反映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 從身體接觸角度來說,歐洲人每次見面或道別都會和家人或朋友擁抱,有些更是要親臉。像西班牙就是要親兩邊臉頰,有些好朋友更是抱得緊緊才...

mensuno HK 於 25/03/2020 發表

韓國紋身在國際紋身界的地位可說是愈來愈高,當地除了有不少以「小清新」風格為賣點的紋身師之外,最近有位以文化藝術作主打的紋身師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她就是紋身師Sion。 EWEN CHEUK ASSISTANT DIGITAL CREATIVE CONTENT MANAGER LEAD-IN IMAGE ...

Gear Express 足球裝備快訊 於 23/03/2020 發表

今天我們為帶來了曼城2020-21的主場球衣設計!Puma製造的球衣將於5月發布,並在下個賽季的英超聯賽廣告中使用。 曼城2020-21賽季主場球衣是Puma其品牌今年的 "從文化中汲取靈感”主題的一部分,而馬賽克圖形的靈感來自曼徹斯特各地的馬賽克,其圖標圖像包括 Vimto, Factory Records, Oasis, R...

講樂‧過路人 於 17/03/2020 發表

明明是推理小說作家,為何會成為關於音樂的訪問呢?一切源於自年前因為工作關係,找來陳浩基作訪談,講講他《13·67》的創作。閒談之間,問起他的寫作習慣時,原來這位成功衝出香港的推理小說作家,不但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更喜歡聽著純音樂或電影配樂來尋找創作靈感。 「我喜歡在寫作前選定曲目,像之前寫《網內人》和《13·67》,我都有個專屬的檔案...

小眼睛看大娛樂 於 11/03/2020 發表

大家都應該曾經經歷過在「淘寶」中伏的經驗,譬如:物品顏色有出入、大小與標示的不同,而「視帝」陳展鵬昨日就在微博發文指自己在淘寶網購買一款價錢由人民幣1000元起的車呔,不過就似是有不愉快的經歷,「被騙的感覺很差很差,想不到現時在內地淘寶網買東西都是一樣。失望!」展鵬的購物經歷引來不少網民的共鳴,建議他可申請淘寶介入處理,其中有部份網民的留...

mensuno HK 於 11/03/2020 發表

復活島地處偏僻,但因島上神秘的石像而為人熟知,除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外,每年更吸引不少遊客朝聖。雖然從相片中看來這些石像的確十分神奇,但有不少人參觀後均言因交通十分麻煩,但到那裏其實也只能觀賞這些石像而已,因此有點兒「伏」。 HUSON CHAU CONTENT ASSISTANT LEAD-IN I...

猛烈南瓜在飯桌 於 10/03/2020 發表

未去過愛爾蘭的你,對於這個國家,有甚麼印象? 綠色是其國家的代表顏色,Shamrock是其標誌? 搖滾班霸U2?Boy band代表Boyzone、Westlife? 愛爾蘭足球,曾經出過家喻戶曉的球星 - 堅尼? 健力士啤酒? 剛剛在都柏林渡過了三日三夜,見到的,不止這些。 自從年前國泰航空,開通了香港至都柏林的直航...

講樂‧過路人 於 27/02/2020 發表

假如看過日劇《重版出來》,應該記得女主角黑澤心(黑木華 飾演)每次收到原稿和新書時,總愛拿起來「聞」它的紙墨味。拿著插畫師陳佳(Kylie)的《給電影男明星的情書》,除了「聞」到字裡行間的筆墨味道,也彷彿嗅到她對每位男明星的傾慕之情。遺憾的是,隨著社會局勢發展,明星頭頂上的光環已逐漸褪色,只知有些感覺失了蹤,一切亦再回不去了。「討厭曾經喜歡崇...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26/02/2020 發表

英國人很喜歡上酒館(pub),這些酒館不但賣酒,也為客人提供簡單的食物,讓大家放工後直接去喝酒也不用餓肚子。Gammon steak正是酒館裡常見的菜餚之一。 Gammon的意思是「醃豬後腿」,而gammon steak就是厚切的醃豬腿排。這塊經醃製 / 煙燻的豬肉,煎至兩面金黃後,看上去就像一塊巨型煙肉。事實上,它的味道也十足一塊厚煙肉,...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17/02/2020 發表

倫敦雖然人口密集,但在完善的城市規劃下,公園同樣的多。在我家附近已有兩個小型公園(說是「小型」,其實非常遼闊,面積至少相等於維園三個足球場)、一個大型公園(就是一個山頭吧)。公園的遊樂設施不多,就是一大片草地,放著幾張長椅,讓人散步、溜狗、看書,享受一下悠閒時光。 這裡的生活平淡簡單,一家三口能在周末落街,去公園走走,已是非常幸福。網上有人...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14/02/2020 發表

倫敦很流行一種叫「corner shop」的舖頭,顧名思義,就是開在街角的小士多。 這些小店的性質跟7-11 、Circle K一類的便利店很相似,都是為居民售賣一些日常用品和食物,讓大家可以躲躲懶,不必走20分鐘去商店街的超市購物。它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off licence」——賣酒。跟香港一樣,在英國開酒館都需要領牌,但像這...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11/02/2020 發表

這個星期日英國刮大風,氣象局呼籲民眾盡量不要外出,連倫敦市內著名的公園都休息一天。我們也順理成章地一家三口宅在家,盡情吃喝和睡懶覺。 百無聊頼的時候,人就最容易肚餓,這天下午四點鐘我已經很想吃東西了。這麼一個下午茶時間,吃中餐的話又略嫌heavy,那麼不如就叫pizza吧! Domino’s 是英國最大的薄餅外賣店,不但比Pizza Hu...

My Sky Beauty Blog 於 11/02/2020 發表

這兩三個月因工作繁忙,加上天氣變化,肌膚變得不穩定和下巴兩邊爆瘡,較早前去了Yinensis 然淙養生文化館試牛骨排毒面部護理。 利用牛骨按摩面部淋巴,使面部皮膚毛孔細緻光滑,面部輪廓立刻提升,達到排毒去水腫瘦面的效果,獨特按摩手法,可增加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達到顯著的排毒和駐顏的功效。 功效: 長效保濕,令暗啞肌膚回復光澤 防止肌膚...

我的冰島小攻略 於 10/02/2020 發表

一直以來都收到過不少女生朋友問我:一個女生到冰島旅行安不安全啊?冰島對女性到底有多尊重啊?一個女生在冰島會不會很容易受到歧視啊?之類的這些問題,所以這次和大家分享一下和冰島旅行沒有直接關係但卻是冰島文化中重要一環的「冰島性別平等」這個話題。 我在這篇的原文《冰島小知識:冰島的性別平等》中簡單介紹了冰島目前在性別平等方面的情況、冰島女權簡單的發...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03/02/2020 發表

香港市面上口罩嚴重短缺,面對滿城非議和責難聲,有人引述「外國專家」指戴口罩無助抗疫。的確,也許是「國情不同」,英國人甚少戴口罩。即使英國本土出現了兩宗確診病例,輿論也傾向表示戴口罩的防疫作用不大,國民只需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記得掩蓋口鼻即可。 比較搞笑的是格拉斯哥有一間士多,老闆看見藥房的口罩都售罄了,靈機一觸入了41盒...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29/01/2020 發表

最近不少朋友都託我在英國買口罩,然而,商店街上的口罩早就售罄了。這又有什麼出奇呢?倫敦本來就多華人,在全球口罩荒的情況下又怎能倖免。況且英國人本身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市面上口罩的存貨量本來就不多。畢竟沒有經歷過沙士,英國人的衛生防護意識普遍鬆懈,普通傷風感冒不會戴口罩,即使懷孕或出入醫院,也鮮少掛上口罩的。在這邊掛上口罩在街上行走的話,就會顯得...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27/01/2020 發表

去過倫敦的朋友,一定認識「蠔卡」(Oyster card)。 蠔卡其實就是英國版的「八達通」。香港的「八達通」英文名叫「Octopus」(八爪魚),取其四通八達之意。英國的蠔卡正好是八達通的表親,是倫敦交通網的輕觸式儲值卡。自2003年蠔卡面世後,在倫敦乘巴士、地鐵就像香港一樣,一嘟搞定,省卻很多排隊買票的時間,也避免了零錢找續的麻煩。 ...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22/01/2020 發表

Marmite(馬麥醬)是很奇妙的食物。 這深棕色、帶黏性的醬料,由啤酒釀造過程中沉澱堆積的酵母加工而成,帶有極獨特的氣味。Marmite味道鹹鹹的,用它來塗麵包,薄薄一層,配上牛油,是非常經典的英式日常。 可是,不要以為個個英國人都受得了這濃重的口味啊!事實上Marmite就以「love it or hate it」作為廣告口號,有人愛它...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20/01/2020 發表

英國人平常給人的印象,就是沉悶而刻板。但如果你在對上一個星期日(1月12日),踫巧來到倫敦,又踫巧在中午坐地鐵的話,你大概會對英國人大大改觀。 那天正好是「除褲坐地鐵日(No trousers on the Tube day)」 。這個活動源於美國紐約,最初只是七個人在地鐵快閃除褲,後來愈來愈多人加入,還流傳到不同的國家。來到2020年,「...

我在倫敦天氣晴 於 13/01/2020 發表

在英國買東西,很少中伏,大抵英國人做生意很講信譽,不會將貨就價。不信的話,望望香港40年前建成的萬宜水庫防波堤,比新落成、又會漂移又會變形的港珠澳大橋還要堅固,你就明白英國人的生意之道。 有時他們對質素的自信,甚至會嚇你一跳。 話說最近我的傘子壞了,要買一把新的。在網上google 「brollies」(「umbrellas」在英國的暱稱...

< 1 11 12 13 14 15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