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 的搜尋結果

文章

雷鋒網 於 20/07/2015 發表

注:虛擬現實離我們越來越近。Oculus Rift的消費者版明年初就要上市了,當然除了它,後來者HTC Vive也頗具競爭力。但相比Oculus,HTC的產品體驗的人更少,那它的表現到底如何呢?androidcentral記者的感受或許可以透露一些信息,下文是他的體驗報告。 我認為我已經看到了虛擬現實技術最先進的一面。但是接觸HTC ...

36氪 於 08/07/2015 發表

在國外,電視的優勢沒有國內這麼明顯,一直有各種團隊試圖開發一些搶佔起居室的產品。他們的思路大多是提供一個多人互動、手機控制的設備,並且給出 SDK 融入更多開發者的創新。 ePawn Arena 也是其中之一,創始團隊來自法國巴黎,根據他們在 Kickstarter 上的項目時間線,從 2010 年到 2013 年,團隊一直在研發多點...

虎嗅網 於 06/07/2015 發表

虎嗅注:消費級虛擬現實頭盔無疑將成為未來數年內電子界的一大熱點。在此前這篇文章裏,虎嗅已梳理了市面上現在有的幾款頭盔產品。要數最具競爭力,則可能是本文中提到的三款。不知你有沒有戴過國內國外哪一款呢?體驗如何?如何分析其產品的競爭力長短?要是你戴過某一款,不妨在本文評論處分享幾句。上佳的體驗分享,被點贊多的,虎嗅送你一個驚喜小獎品,如何?...

雷鋒網 於 03/07/2015 發表

在美國南加州的山上,有一片科技與自然相交融的地方。這塊名為James的自然保護區佔地30英畝,機動車被禁止駛入,但Sean Askay把它稱為是美國裝載儀器最多的地方。機器人從電纜上投放氣候傳感器,鳥巢裏也有自動的攝像頭和其它傳感器。對於生物學家和其他研究者來説,這裏就是一塊研究寶地。 早在2005年,當Askay還在攻讀碩士時,...

虎嗅網 於 01/07/2015 發表

在6月30日的例行Facebook用户問答活動上,一個來自愛爾蘭的Facebook用户摩爾(Jenni-Moore)向Mark Zuckerberg提問,問他十年以後的世界在他心中是個什麼樣子。藉着這個問題,Mark Zuckerberg談到了Facebook公司的一些前瞻性科技研發計劃,包括了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當然也包括面向全世界發...

雷鋒網 於 28/06/2015 發表

在上個月舉行的Google年度I/O開發者大會上,Google展示了其在虛擬現實方面的成果,包括Google Cardboard 移動頭戴顯示器以及可以用來進行360°實景拍攝的Google Jump 系統。其中Google Jump 系統由許多部分組成,包括一個更新的YouTube 應用程序形式的視頻播放器。也就是説YouTube 將支持虛...

淡藍網6月20日訊:Google公司18日推出一部可愛歡騰的卡通視頻,號召世界各地的人們在6月同志驕傲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加入虛擬世界的驕傲派對。 視頻中可以看到許多出櫃明星化身Android小機器人,包括跳水名將湯姆·戴利、格萊美音樂獎得主“騷姆”薩姆·史密斯、《魔戒》和《極品基老伴》男星伊恩·麥凱倫、《摩登家庭》主演傑西·泰勒·弗格森...

TECH2IPO 於 24/06/2015 發表

創見乾貨: 作者 Jennifer Parker 正在通過 Oculus Rift 體驗 4D VR 技術。隨着VR技術越來越發達,VR的相關產品也變得越來越廉價和普遍。從Microsoft 的 Oculus Rift 到CardBoard,VR產品正在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事實證明VR技術是用來“打打遊戲看看電視”那麼簡單,它還...

TECH2IPO 於 21/06/2015 發表

來源:Bloomberg,本文由 TECH2IPO/創見 孫朝編譯 創見乾貨:大紅大紫的虛擬現實設備卻沒有吸引遊戲大牛的參與,究其原因是這些老牌的遊戲廠商對虛擬現實設備和遊戲的未來表示堪憂,無法遇見未來此類設備和遊戲會給公司帶來何等的收益。然而在大牛的觀望中,新興的創業公司初生牛犢不怕虎,已經開始了探索之路! 虛擬現實自概念到產品階...

虎嗅網 於 19/06/2015 發表

本文原載theatlantic,作者AVA KOFMAN,機器之心翻譯出品,參與成員:葉雨溪、Rita、赤龍飛、Karalii、汪汪、羅康、孟婷、小力、曾㶲、李小魚、奇、Viola。 在參與了美國二戰期間包括曼哈頓計劃在內的一系列科學研究之後,工程師Vannevar Bush把研究重點轉向了一種反戰主義的科學儀器上。 在1945年7...

愛範兒 於 19/06/2015 發表

要説今年的 E3 展什麼最具未來感卻又接地氣,那非虛擬現實莫屬。據 E3 主辦方 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 的數據,今年有 27 家公司展示了虛擬現實產品,去年只有 6 家。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一些遊戲設備大廠都投身於虛擬現實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微軟和Sony。 微軟在 E3 上宣佈與 V...

遊戲情報站 於 17/06/2015 發表

BANDAI NAMCO Games 旗下由《鐵拳(Tekken)》系列製作團隊針對 PS4 頭戴顯示器「Project Morpheus」製作的虛擬實境遊戲《夏日課程(Summer Lesson)》日前在美國 E3 電玩展上釋出了最新展示影片。 與之前的影片不同,這次的場景由房間轉換至陽光明媚的海邊庭院 女主角也由活潑可愛的女...

愛範兒 於 15/06/2015 發表

作為電腦特效的先驅,工業光魔會再次成為虛擬現實的弄潮兒嗎? 喬治·盧卡斯在製作《星球大戰》時遇到了不少當時技術上難以實現的特效場景。他乾脆自己召集了一支團隊,挑戰技術的極限,後來這支團隊發展成了一家公司——工業光魔。今年是工業光魔(Industry Light & Magic)誕生 40 週年,它準備重新起航。 據 USAToday...

愛範兒 於 11/06/2015 發表

Oculus Rift, Samsung Gear VR, Google Cardboard, HTC Vive……這些虛擬現實頭盔不管技術原理有多少差異,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能在陸地上玩。 也許有讀者覺得這是在無理取鬧,不在陸上玩還能在水下玩?是的,還真的有這樣一個可以在水下玩的虛擬現實頭盔——Nautilus VR。 Naut...

虎嗅網 於 08/06/2015 發表

現在“高頻打敗低頻”這句話已經成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標配,大家都用這個來分析問題甚至當作論據。然而,王興説這句話的時候,是特指在消費領域的。更確切説是特指美團的擴張模式。這句話放在別的領域適合不適合,就難説了。 我和西喬討論這幾年熱門產品時,想到了不能有一個稍微準確點的方法,用來量化產品和商業模式,而不是在任何領域隨便定義高頻或者低頻這...

36氪 於 08/06/2015 發表

VR引入入勝的地方在於它可以創造一個新世界,無邊無際,又無所不有。不過,要想真正暢遊其中,現實中房間的大小以及周圍環境卻往往限制住人的活動範圍,而要靠手柄“走萬里路” 又會時時提醒你你還處在真實世界。所以,VR跑步機就是一種較好的輸入解決方案。 做VR跑步機最知名的大概是兩個國外產品,Virtuix的Omni和 Cyberith Vi...

黃加秋 於 04/06/2015 發表

隨著穿戴技術的發展,市場中的穿戴數碼產品越來越多-智能手錶、健身手帶、虛擬現實頭盔、甚至還有智能服裝等產品。既然智能產品如此之多,那麼其核心競爭力應該就是它們的創新和獨特功能了。近期,一款號稱可轉換心情的穿戴設備-Thync 正式上市,其價格為 299 美元(約HK$2318)。 顧名思義,這款神奇的設備可以逐漸幫助你消磨壞脾氣,與此同...

黃加秋 於 04/06/2015 發表

每當我們每次進入虛擬現實,第一個動作就是想伸手摸摸自己在屏幕中看到的一切,不過現階段絕大多數的虛擬現實設備均為頭盔等視覺設備,忽略了雙手的觸覺感受。日前,一款可助你達成願望的虛擬現實設備—Gloveone 虛擬現實手套登陸 Kickstarter。 戴上 Gloveone 手套之後,就可以摸到虛擬顯示頭盔中看到的所有東西。例如說河流、蘋果...

愛範兒 於 03/06/2015 發表

2015 年 I/O  大會的 keynote 上,Google 不僅升級了 Cardboard,還發布了一整套虛擬現實內容製作生態系統 Jump。加之華爾街日報曾透露,虛擬現實版的 Android 正在開發,Google 在虛擬現實領域的野心畢露無疑。Wired 採訪幾位經歷了虛擬現實項目從無到有的 Google 員工,試圖探尋野心背...

雷鋒網 於 02/06/2015 發表

6月1日雷鋒網消息,全球圖形技術和數字媒體處理器廠商英偉達(Nvidia)今日在台北針對虛擬現實遊戲開發者推出了一款新工具:GameWorks VR。這款可編程圖形引擎的更新旨在更好的發揮計算機的性能,提供更優質的虛擬現實體驗。 從Oculus Rift到Valve公司的HTC Vive,過去的幾年中,虛擬現實一直徘徊在普通消費者市場...

< 1 12 13 14 15 16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