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搜尋結果

文章

36氪 於 30/08/2016 發表

微信搜索“36氪”,獲取更多高質量內容.點擊進入36氪 今天(8 月 29 日),擬現實動畫製作軟件 Tvori 宣佈登錄目前全球最大的綜合數字發行平台 Steam,售價為 40 美元。 Az Balabanian 是一個混合現實視頻製作人,他在舊金山的工作室裏只做了一段四分鐘的視頻,向我們展示了 Tvori 是如何工作的。 這...

我不過是個小女人。艾莉絲 於 17/08/2016 發表

自從結婚後,肥胖一直困擾著我,而早幾年因為生病沒運動,再加上藥力影響,更是肥到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我之前沒注意到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肥胖。 直到我於 (http://goo.gl/F7H33Z) 進行了1分鐘體質大測試,才發現我是混合性肥。 我是混合性肥,但不知為何收到了 肥瘦瘦 和 實肥瘦瘦 各一盒。而更好笑的是,我這個懵豬,...

愛範兒 於 15/08/2016 發表

在最近一期 Too Embarrassed to Ask 節目中,The Verge 記者 Lauren Goode 和 Recode 記者 Mark Bergen 與斯坦福大學擬人機交互實驗室主任 Jeremy Bailenson 討論了擬現實的未來。 每週,主持人都會邀請聽眾,就當周科技話題提出問題、意見和投訴。Jeremy ...

To be continued... 於 15/08/2016 發表

最近我的隨身小袋除了帶著一些同事從泰國買回來的好東西、愛用的日本防曬、感冒微粒沖劑...還有數小包的「肥瘦瘦」。朋友都奇怪為什麼我會服用"減肥"的產品,因為我看上去感覺不太胖。 自從外出用餐愈來愈頻密,加上生活繁忙少運動,體重增加了不少。平日在冷氣大的Office下工作,九成的時間都時坐著的,Pat Pat和大脾不按比例地發胖,A ...

愛範兒 於 12/08/2016 發表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科技導報》2016年第 15 期。原文作者曹煊,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美國南加州大學 ICT 實驗室 Visiting RA,研究方向為裸眼三維顯示、光場的採集和顯示、計算攝像、擬現實、增強現實。原標題為《擬現實的技術瓶頸》,轉載時已獲得作者授權。 在技術變革和資本力量的雙重推動下,擬現實(Vi...

林公子遊誌 於 11/08/2016 發表

食在日本 仙台たんや利久 軟嫩 美味 炭烤牛舌 牛たん炭焼 利久 名不傳好滋味~ 牛舌定食 http://lamhome2002.blogspot.hk/2016/08/blog-post_94.html 聞名日本既美食,除了和牛牛肉,各種海鮮外 今次同你介紹另一款非常有名既美食~ 仙台たんや利久只賣牛舌足以聞名全國 當然不...

雷鋒網 於 10/08/2016 發表

蘋果最新曝光的專利文件顯示,蘋果早已經開始研究曲面顯示屏的交互特性,示意圖如下: 我們知道,曲面顯示屏率先在三星Edge系列手機中使用,但其曲面屏產品似乎並未有效提升用户體驗。根據蘋果此項專利介紹,該曲面屏承載的功能要遠遠多於Galaxy S7 Edge。從專利設計圖來看,曲面屏幕上擁有擬按鍵以及多重信息顯示功能。這些擬按鍵包括透...

文青看戲 於 08/08/2016 發表

本文轉貼自: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1959年,美國電影大師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改編盧華萊士(Lew Wallace)不朽鉅著《賓:基督的故事》(Ben-Hur: A Tale of the Christ)為史詩式電影《賓》(Ben-H...

樂天生.電影日記 於 07/08/2016 發表

樓下的房客 | The Tenants Downstairs 《樓下的房客》改編自九把刀的同名小說,從拍攝的消息發佈以來就受到各方觀注,可以說是一部未演先轟動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劇本改編工作也是由九把刀本人親自操刀,因此也可以算是九把刀對於這個故事的再創作。以原著小說的內涵的來看,這是一個擁有驚悚、懸疑、情色、血腥、人性、諷剌等多面向集...

愛範兒 於 04/08/2016 發表

看電影時,你和那個瑰麗的幻世界,永遠隔着一個銀幕的距離,你永遠只是旁觀者。而麻省理工的一項新技術,將讓你擁有“觸摸”這個世界的神奇能力。 麻省理工學院目前開發出了一種互動視頻技術(Interactive Dynamic Video),可以讓視頻不只是一種“看”的藝術,而變成一種可“觸摸”的體驗。它可以讓你像星球大戰中的絕地武士那樣在...

Hyper Fun 於 31/07/2016 發表

Harry Chan (原文請至: 連結) (圖片來源: Flickr / Dick Thomas Johnson) 大家好,我叫Harry,是一個新產品 我是我父母製造的產品。當初,我就像其他所有新生兒一樣,被父母養育長大,讓這個名叫「Harry」的產品看起來像人、聽起來像人。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讓我能夠找到一個進入社會的方...

NBA賽場 於 29/07/2016 發表

已經離開NBA多年的「大將軍」Gilbert Arenas,雖然已經沒有在NBA賽場上出現,但他還是不時出現在球迷視野中,特別是他的言論經常非常出位,飽受外界評擊。 雖然Arenas的言論小編也不太認同,但其實力至今仍然非常出色,這一點是小編非常佩服的。 日前,Arenas把他在訓練場上練習的片段上載至他的IG上,可以看到他連續投了1...

Nikkixlife 於 28/07/2016 發表

「人為什麼要吸毒?原來一切都源自於空。那到底是空可怕,還是毒品可怕?」這一句話開始了《門徒》這部電影。 販毒莊家昆哥(由劉德華飾)因為身體抱恙決定金盤洗手,逐漸把販毒這個事業都轉讓到自己信任的手下-阿力(由吳彥祖飾)的手上,更帶他到金三角考察,掌握毒品行業。可是,阿力其實是一名警察,在昆哥身邊當了卧底七年,希望有朝一天能打破他們這...

36氪 於 26/07/2016 發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優質的遊戲公司往往也是如此,遊戲未動,引擎工具先行。矽谷團隊Midas 也希望從動作引擎入手,打造爆款VR內容。 曾擔任迪斯尼互動工作室 CTO,並在暴雪參與過魔獸世界 MMO 引擎開發的何開川,2年前與還在斯坦福上也有讀書的肖冰影,成立了這家叫做Midas Touch Game的公司 ,最早打算利用遊戲引擎的優...

純情跟蹤狂 於 25/07/2016 發表

上次吳業坤坤哥開個唱事件,大家反應都非常「雀躍」,紛紛留言表示對事件的關注度。而坤哥在近期又再為其演唱宣傳,與美容護理品牌「美肌之誌」合作。 「美肌之誌」於今月13日在社交網站Facebook舉行抽獎比賽,網民需要在指定連鎖店買該品牌產品滿$280或以上就可以獲得一次抽獎機會。比賽設有40個名額,被抽中的幸運兒可以獲得坤哥演唱會入場門券2張...

TECH2IPO 於 15/07/2016 發表

從產品設計到擬現實 個人經歷和 VR 簡介 背景故事 我曾在法國的初創公司 Sparrow 工作,2012 年 7 月 20 日被Google收購後,我進入Google擔任產品設計師。隨後我同 Gmail 團隊從零打造了一款旗艦產品,也就是後來在 2014 年 10 月 22 日推出的 Inbox by Gmail。 我設計了...

猛烈南瓜在飯桌 於 11/07/2016 發表

年少輕狂不夜天,回想當年,其實只是夢一場。 施丹headbutt馬達拉斯的一夜,已經是十年前的往事,對柏直而言,與C朗捧歐國杯的距離,好像只是昨天才發生。 他與美雪的情緣,一切由意大利贏世界杯開始。 當時,美雪與男友陷入冷戰,因她的美色,而刻意無時無刻獻殷勤的柏直,晚上下班後text她:(有無興趣出嚟睇世界杯決賽?) 估不到,對...

雷鋒網 於 08/07/2016 發表

日前,Oculus公司旗下Story Studio(故事工作室)的場景設計師John Ballantyne發表博文,講述了他們面對定位追蹤的VR體驗,要將擬環境與真實世界同步時,擬場景設計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並且提到他們的解決辦法。全文內容可參考以下。 Story Studio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定位追蹤的VR體驗中設計無縫體驗。...

愛範兒 於 07/07/2016 發表

神經科學研究的是大腦的奧祕,是一門奇妙的學科,同時也在困擾着擬現實的發展。每一個神經官能症狀、視覺錯覺、心理實驗都能揭示人類深層次的存在。了解點神經學知識可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暈動症、模擬眩暈症等擬現實中的槽點問題。 1. 現實感知完全是由大腦產生的 我們聽到的聲音和意識都是來自於空氣壓力波。 我們可以看見物體以及不同的顏...

愛範兒 於 07/07/2016 發表

不知你是否記得《盜夢空間》中的心碎一幕。小李子飾演的盜夢者 Dominick Cobb 深陷在對家庭的回憶中: 那個時刻我沒有把握住。無論我做什麼我都不能改變這一刻。我想要呼喚他們,他們卻恰好跑開了。 (圖片來自:Reel Talk About Reel Stuff) Cobb 的記憶停在了那一秒,永遠都不能再看到那一雙兒女...

< 1 17 18 19 20 21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