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搜尋結果

文章

DIY MAKER 於 06/08/2018 發表

在 2015 年 TensorFlow 首次推出的時候, 我們希望它成為一個 “適合所有人的開源機器學習框架”。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在大家正在使用的平臺上盡可能多地運行。 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支持 Linux,MacOS,Windows,iOS 和 Android,盡管許多貢獻者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在 Raspberry Pi 上運行 Tens...

DIY MAKER 於 06/08/2018 發表

在今年的GoogleI/O大會上,除了安卓P之外,Google還發佈了非常重要的硬體:TPU3.0。這是這家科技巨頭第三次發佈新版本的機器學習專用處理器。 AI開銷大,Google已All in 人工智慧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進行訓練。但是這個規模有多大?很多人是沒概念的。對於大公司來說,對資源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神經網路,比如GoogleI...

DIY MAKER 於 06/08/2018 發表

人工智慧的核心就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它是使電腦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徑,其應用遍及人工智慧的各個領域。機器學習屬於電腦科學與統計學的交叉學科,在多個領域會以不同的面目出現,比如你應該聽過這些名詞:數據科學、大數據、人工智慧、預測型分析、電腦統計、數據挖掘······雖然機器學習和這些領域有很多重疊的地方,但也不能將它們混...

DIY MAKER 於 06/08/2018 發表

機器學習的英文名稱叫Machine Learning,簡稱ML,該領域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使電腦能夠模擬人類的學習行為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並且重新組織已學習到的知識和和技能,使之在應用中能夠不斷完善自身的缺陷與不足。 簡單來說,機器學習就是讓電腦從大量的數據中學習到相關的規律和邏輯,然後利用學習來的規律來預測未來的未知事物。 如何快...

DIY MAKER 於 06/08/2018 發表

TensorFlow 1.9 現已正式發佈!請查看相應公告,及時瞭解一些主要特點和重大改變,輕鬆升級您的代碼。 主要特點和改進 ● tf.keras 檔升級: 新的基於 Keras 的入門以及程式員指導頁 ● tf.keras 升級到 Keras 2.1.6 API ● 添加 tf.keras.layers.CuDNNGRU 和...

DIY MAKER 於 03/08/2018 發表

高薪的誘惑和充滿挑戰性的工作,令程式員一直成為備受歡迎的職業。在今年年初,Glassdoor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在美國,程式員的就業情況仍然向好。據報告顯示,在排名前25位的最能賺錢和需求量最高的工作崗位中,超過一半以上的崗位要求求職人員具備編程技術。 熟練使用 Python 的程式員平均工資水準是很高的,但這是因為,熟練使用 P...

DIY MAKER 於 03/08/2018 發表

在最近的一份關於《2017年程式員技能和薪資報告》統計結果中,Python力壓群雄,被評為程式員最受歡迎的編程工具,沒有之一!雖然薪資待遇不是最好的,但隨著Python的越來越火熱,大有水漲船高的架勢。不僅如此,在編程語言中, Python 長期穩居前五,它已經成為數據分析、人工智慧領域必不可少的工具,還被越來越多地公司用於網站搭建。 ...

DIY MAKER 於 03/08/2018 發表

Google 推出了一款名為猜畫小歌的微信小程式,瞬間就佔領了wechat朋友圈。 猜畫小歌由來自 Google AI 的神經網路驅動。該網路源自全世界最大的、囊括超過 5000 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 用戶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勾勒出一幅日常事物的圖畫(比如狗、鐘錶或鞋子),AI 隊友則需要在時間結束前猜出圖畫中的物體。 AI 猜...

DIY MAKER 於 03/08/2018 發表

Google Android壟斷一案,歐盟委員會今日正式宣佈,對Google處以43.4億歐元(約合50.4億美元)的罰款。對此,Google 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發表文章,警告稱由於歐盟的決定,Android可能無法保持免費。 歐盟有關方面稱:Google濫用其安卓系統壟斷地位,進行不正當的商業操作。G...

DIY MAKER 於 03/08/2018 發表

上個禮拜,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主辦了國內首屆人工智慧本科專業研討會。會議上清華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26所大學共同發佈了《關於設置人工智慧專業建議書》,呼籲儘快設置本科人工智慧專業。 政策層面,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建設人工智慧學科。人工智慧要發展,需要人才和學術建設應該是毫無爭議的問題。 事實上,AI...

DIY MAKER 於 03/08/2018 發表

1. DataRobot DataRobot(DR)是一款高度自動化的機器學習平臺,由全球最好的Kagglers構建,包括Jeremy Achin,Thoman DeGodoy和Owen Zhang。該平臺聲稱已經消除了對數據科學家的需求。這從他們網站的一句話中可以明顯看出 - “數據科學需要數學和統計資質、編程技能和商業知識。借助DataR...

DIY MAKER 於 03/08/2018 發表

本文將給大家介紹6個十分可怕但還鮮為人知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專案,囊括了一些潛在的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慧的新想法。它們基本都是Python專案。 1. Live Loss Plot 這是一個由Piotr migdaet al提供的開源Python庫,可以在Jupyter Notebook中為Keras、PyTorch和其他框架提供訓練損失圖...

DIY MAKER 於 02/08/2018 發表

因為重罰了穀歌50億美元,美國總統特朗普週四在推特上怒斥歐盟,稱歐盟一直在占美國的便宜,“但這事不會長久下去了”。歐盟宣佈,穀歌違反了反壟斷法案,要求Android設備製造商將Chrome和Gmail等應用捆綁安裝,這將損害競爭。歐盟對穀歌公司處以50億美元罰款,並威脅稱,如果穀歌不停止捆綁業務,將被處以最多相當於穀歌全球每日業務5%的罰款。...

DIY MAKER 於 02/08/2018 發表

TensorFlow是Google的開源深度學習庫,你可以使用這個框架以及Python編程語言,構建大量基於機器學習的應用程式。而且還有很多人把TensorFlow構建的應用程式或者其他框架,開源發佈到GitHub上。2015年11月9日,Google正式發佈並開源TensorFlow,目前官方正式版本為TensorFlow 1.2。以下這段...

DIY MAKER 於 01/08/2018 發表

AutoML 是 Google 最新的產品,能夠根據問題自動確定最優參數和網路結構。它一定程度上再現了Alpha Zero的設計理念,也比Zero更直觀。 Google AutoML 系統自主編寫機器學習代碼,其效率在某種程度上竟然超過了專業的研發工程師。AutoML的目標並不是要將人類從開發過程中分離出去,也不是要開發全新的人工智慧...

DIY MAKER 於 01/08/2018 發表

2016年,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宣佈穀歌戰略從Mobile First(移動先行)轉向AI First(人工智慧先行),在對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多年投入後,現在,Google正在通過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技術,讓旗下的產品變得更加智能。 穀歌於1998年成立,到今年20歲,穀歌制定下AI First戰略,作為它...

DIY MAKER 於 01/08/2018 發表

今年5月份,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劈柴哥)在穀歌IO大會上發佈了TPU3.0晶片,聲稱其性能是上一代產品TPU2.0的8倍,達到了100Petaflops(Petaflops,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 在2016年的時候穀歌就發佈了第一代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它是專門為機器學習定...

DIY MAKER 於 01/08/2018 發表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ourself,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是未來技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可能會帶給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電腦功能。 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會在未來的幾十年當中不斷地推動我們數字經濟的發展。具體來說有演算法、算力、數據三大成長動力。人工智慧可滲透到城市的每個角落。 人工智慧已成為互聯網發展的...

DIY MAKER 於 01/08/2018 發表

穀歌發文,推出物聯網應用的AI晶片——Edge TPU。 物聯網(IoT)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可以積極地影響我們周圍的世界 - 從提高空氣品質到緩解交通,節約用水和電力。我們可以用新的方式衡量世界,從而改善生活。但正如物聯網帶來的機會增加一樣,數據也是如此。 據IDC估計,到2025年,連接設備產生的數據總量將超過40萬億千兆...

DIY MAKER 於 31/07/2018 發表

從信心滿滿到麻木絕望,這是有「不敗少年」之稱的南韓棋士李世乭,在2016年與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AlphaGo對弈的心情轉折。 從李世乭敗給人工智慧(AI)開始,一般大眾逐漸正視AI的潛在發展性,而相較于雙方都能掌握賽局全面資訊的圍棋,在電競中,因為僅能掌握視野裡的片段訊息,且是動態進行、反應時間短暫、複雜度遠遠高出許多,這也是為什麼...

< 1 20 21 22 23 24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