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的搜尋結果

文章

DIY MAKER 於 12/11/2018 發表

如今,科技公司似乎無法足夠快地雇用他們的AI或ML專家。 因此,如果您正在尋求升級您的技能組合或只是使用一個很酷的新工具,我們已經為您提供了前5個選擇,以獲得最佳的機器學習開源工具。 如今機器學習經歷了復興。 似乎每天都有這項技術的新進展,從圖像和聲音識別的進步到唇讀,以及在所有游戲中擊敗我們。然而,這種復興主要由硅谷資助。 公司正在爭先恐...

DIY MAKER 於 12/11/2018 發表

去年,谷歌啟動了 AIY 項目,推出兩款 DIY 套件,目的是讓創客們能夠在自己的項目中融入 AI。谷歌注意到對這些套件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 STEM 受眾的需求強勁,家長和教師們都認為這些產品是課堂教學的絕佳輔助工具。 未來工作的性質不斷變化,這意味著學生未來可能會從事前所未有的工作類型,并且谷歌知道分析性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等計算機科...

DIY MAKER 於 08/11/2018 發表

香港STEM教育聯盟日前在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成立典禮,約700名關心和支持香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的各界人士出席。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稱,香港應把握這個充滿機遇的時機,積極培育對創科有興趣和具創新思維的青年人,為香港未來的建設和發展做適當的部署和準備。特區政府一直大力支持科研發展,向研究基金注資200億港元...

DIY MAKER 於 06/11/2018 發表

早前讀到一篇外國雜誌的文章,當學生學習了一些經濟理論,他們會懂得解釋市場現象;或者當學生學懂某種語言後,不只懂得拼寫艱深的詞彙,更懂得欣賞精彩文章,除了傳意,也能傳情。只懂搬字過紙並不足夠,要學習,就要學習知識背後的系統及理解事物的方法,並學會在不同場合轉換成適用思考模式,解決不同的難題。 香港的教育制度卻著重死記硬背,不單學生上到高...

DIY MAKER 於 05/11/2018 發表

這兩年住宅和商圈的少兒機器人班越來越多,編程進課堂、AI進課堂的也越來越多,并且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STEM教育成為香港中、小學,以至師訓學府的熱話。 STEM 教育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目的是透過強化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培育在科學、科技等領域的人才,迎接新世代依賴科學、科技發展的知識型社會的需要。 中國的STE...

DIY MAKER 於 02/11/2018 發表

STEM 教育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 90 年代的美國,目的是透過強化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培育在科學、科技等領域的人才,迎接新世代依賴科學、科技發展的知識型社會的需要。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腦資訊時代已是進入以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為主流的「第四代工業革命」,STEM 教育發展的新形式...

ECjobsonline.com - 職場資訊 於 28/10/2018 發表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一個智慧城市論壇時,和全球首位獲公民身分的人工智能機械人對談。 當林鄭月娥問索菲亞最喜歡哪一個智慧城市時,索菲亞一度只重覆上一條問題的答案,經提醒後就選擇了香港。 機械人索菲亞由科學園一間公司在香港研發和製造,去年十月沙特阿拉伯向索菲亞授予公民身分,為全球首名人工智能機械人獲公民身分。

籃球時刻 於 28/10/2018 發表

今天其中一場例行賽為湖人客場挑戰馬刺,繼上一次打入加時賽後,今天亦有一番龍爭虎鬥,到中場結束為止,湖人以60:54領先馬刺,馬刺在第二節亦緊咬比分。 在今天的比賽,LeBron James在一次進攻,同時展現了籃球智慧及身體質素。LeBron James帶球切入,先以後轍步假裝投籃,fake起對手;見籃底有空位,將籃球拋向籃框底板,自己再接...

04看世界 於 24/10/2018 發表

這年頭打球除了力量、技術可能還需要一點狡猾的場上智慧!今天76人對上活塞的比賽中Joel Embiid就好好給Andre Drummond上了一課 。 Drummond在這場比賽攻下14分16籃板3抄截2火鍋,帳面成績還算可以但卻是20投6中的命中率,面對大帝的防守,Drummond進攻效率確實下滑不少。 反觀Embiid20投11...

籃球時刻 於 29/09/2018 發表

經過多日的休賽期,NBA季前賽終於在今日開打,其中一組為76人迎戰Melbourne United的比賽。2016年的選秀狀元Ben Simmons,一直以優秀的視野及傳球見稱,因此他在球隊亦以控衛身份上陣。在今日的季前賽,他又再次展示自己的籃球智慧。 在一次76人的快攻,Ben Simmons先假裝要向後傳給隊友Robert Coving...

愛美夢樂園 於 28/09/2018 發表

近年家用美容儀大受歡迎,方便忙碌的你在家中享受快速療程。 只要一提到光學美肌儀,小妹第一時間想起「TALIKA」, 它推出的Light DUO+完全迎合時代女性追求的快捷方便, 體積纖巧細少,使用時十分方便,美肌效果令人滿意。 今年,品牌再下一城,為大家帶來驚喜, 推出Time Control+眼周時光逆轉儀及Genius L...

DIY MAKER 於 24/08/2018 發表

有人說,人工智能(AI)是未來,人工智能是科幻,人工智能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AI,也就是人工智能,并不僅僅包括機器學習。曾經,符號與邏輯被認為是人工智能實現的關鍵,而如今則是基于統計的機器學習占據了主導地位。最近火熱的深度學習正是機器學習中的一個子項。目前可以說,學習AI主要的是學習機器學習。但是,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機器學習,這點在進...

DIY MAKER 於 24/08/2018 發表

作為AI和芯片兩大領域的交差點,AI芯片已經成了最熱門的投資領域,各種AI芯片如雨后春筍冒出來,但是AI芯片領域生存環境惡劣,能活下來的企業將是鳳毛麟角。 在全球前15大人工智能芯片企業排名表“A-List”中,前三名依序為英偉達、英特爾以及恩智浦(NXP),蘋果排名第8名、三星第09名;華為第12名,成中國大陸地區最強芯片廠商。 如果高...

DIY MAKER 於 24/08/2018 發表

伴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未來會威脅人類的恐慌也隨之產生。人工智能是一個新事物,眾人對其的認知存在不少誤區或誤解。AI這個詞如果仔細去琢磨它是人工的,其實也有假的的意思,所以它離真的人的思維方式、能力以及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還非常遠。因此我們更應該擔心技術成熟得不夠快、會出問題,自動駕駛其實還有很多技術難題沒有解決,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的...

DIY MAKER 於 22/08/2018 發表

過去一年,隨著AI在各個行業的不斷落地,行業痛點逐漸被發現,AI芯片的發展路徑漸趨明朗。各業界精英在GPU上持續發力,不斷推出全新的產品。新產品在計算能力提升的同時,其芯片面積也已經屢創新高,甚至逼近了制程和成本的平衡極限。 英偉達:占全球AI芯片50%以上市場份額 英偉達一直致力于設計各種GPU:針對個人和游戲玩家的GeForce...

DIY MAKER 於 22/08/2018 發表

前一陣子,“中芯”霸占了輿論頭條的日子,焦慮、恐慌、反思、質疑……各種情緒也隨之涌現。中美貿易戰雖然暫時落下帷幕,但是芯片之爭絕沒有因此畫上句號。特朗普一個禁令,就使中興--一家全球排名第四的通信類企業坐立不安,這背后揭露的事實讓人細思恐極。中興被禁攪起的自研芯片風波一直未停息。國內不少創業公司甚至互聯網巨頭借勢宣布了進軍 AI 芯片領域的消...

DIY MAKER 於 15/08/2018 發表

就智能感知而言,如何獲取人類腦部思維同樣是業內長期探索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單純通過思維指令來控制人工智能的行為,不僅在生活層面能極大程度地為人類帶來幫助,同時還具備了廣闊的市場潛力。所以,世界各國對于“腦控”課題的研究也是充滿熱情的。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家歐尼斯特·戴維斯表示:“如何讓人腦和人工智能之間發生更為密切的聯系,一直是業界努力追求的...

DIY MAKER 於 15/08/2018 發表

我们必须消除主流媒体宣传的AI神话。只有消除这些误解,你才能对怎样应用AI到你的业务中有一个框架。 神话1:AI是魔术 AI是数据、数学、模型以及迭代。要想让AI为企业接受,我们需要更加透明,以下是3个有关AI的关键概念的解释: 训练数据(TD):训练数据是机器学习的初始数据集。训练数据包括输入和预回答输出,所以机器学习模型能够为...

DIY MAKER 於 15/08/2018 發表

人工智慧一般是作為輔助人類工作的工具出現的,掃地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等是最常見的人工智能形態。事實上,人工智能并不只有機器人一種形態,從領域上來看,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今天我們就來看下,除了機器人,人工智能的產品還有哪些。 谷歌人工智慧項目DeepMind 谷歌位于倫敦的研發部門DeepM...

DIY MAKER 於 14/08/2018 發表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出現,已經開始改變整個科技產業。 Google 突然更新了 AIY Projects 的兩款重磅產品 Voice Kit 和 Vision Kit。這個消息讓開發者們激動不已,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不用額外再去購買相關配件了--比如 Raspberry Pi、SD 卡、以及攝像頭,因為 Google 已經在更新版的套件中全給...

< 1 4 5 6 7 8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