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 的搜尋結果

文章

雷鋒網 於 17/07/2016 發表

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按:本文作者綠小水,自動駕駛行業從業者。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司機”這個稱呼會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説的不是老司機啦)。想象一台車成為一場流動的盛宴,賓客交歡,觥籌交錯,不覺日已西沉…打住,這樣的場景還得個幾十年。那麼,是什麼橫亙在我們面前,導致在人工智能高歌猛進的今天,距離自動駕駛的明天,仍相去甚遠呢?這其...

愛範兒 於 16/07/2016 發表

新鮮感過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面臨着一波回潮式的集體輿論質疑。 7 月 14 日晚,美國權威評測雜誌《消費者報告》發文指出特斯拉汽車公司應該停用“Autopilot”駕駛輔助系統的自動轉向功能,並更改該命名,以免誤導車主這個系統能全自動駕駛。 讓用户做“小白鼠”? 《消費者報告》認為,特斯拉的駕駛輔助系統是未經驗證的技術,...

TECH2IPO 於 10/07/2016 發表

在今年 5 月 7 日,一輛行駛在佛羅里達州高速公路的 Model S 全速撞上了一輛正在左轉的白色卡車,40 歲的車主當場喪命。事故發生後,各大媒體紛紛對自動駕駛技術表示質疑,有的甚至還疾呼自動駕駛技術的未來將因為這起事故而變得暗淡。可是在急於指責之前,我們真的了解這起事故的緣由,以及其中所牽涉的技術嗎? 輔助駕駛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的...

雷鋒網 於 09/07/2016 發表

十年前,ZMP公司社長谷口恆一邊開發自動控制系統,一邊幻想着自動駕駛的未來。10年後的今天,他的幻想變得觸手可及:在這期間英特爾、Sony等公司相繼投資ZMP,併為其提供人工智能與圖像傳感技術。 在去年5月,日本知名遊戲服務商DeNA找到了ZMP,欲與其展開深度合作。之後雙方便建立了一個專門打造無人駕駛的交通業務項目,以實現出租車和公交車的...

雷鋒網 於 09/07/2016 發表

近日,特斯拉自動駕駛模式下的致死車禍引得眾人「圍觀」,但自動駕駛技術「競賽」沒有就此停止,依然在繼續。 豐田開始測試自動駕駛原型車,寶馬聯手英特爾、Mobileye研發自動駕駛汽車,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在 6 年的測試時間裏,已經行駛了 320 萬公里。 福特不甘落後,收購無人車初創公司 Cruise Automation(後面...

雷鋒網 於 08/07/2016 發表

十年前,ZMP公司社長谷口恆一邊開發自動控制系統,一邊幻想着自動駕駛的未來。10年後的今天,他的幻想變得觸手可及:在這期間英特爾、Sony等公司相繼投資ZMP,併為其提供人工智能與圖像傳感技術。 在去年5月,日本知名遊戲服務商DeNA找到了ZMP,欲與其展開深度合作。之後雙方便建立了一個專門打造無人駕駛的交通業務項目,以實現出租車和公交車的...

36氪 於 03/07/2016 發表

今天,寶馬與英特爾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開發商 Mobileye 召開了一場聯合新聞發佈會,宣佈三家公司未來將聯合開發無人駕駛汽車,並將於 2021年 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未來的這款無人駕駛汽車將在寶馬 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 這款概念車的基礎上進行打造。 這三家公司表示將合作開發全新的無人駕駛系統,幫...

雷鋒網 於 03/07/2016 發表

特斯拉制造的全球首例自動駕駛命案,為自動駕駛行業蒙上了一層灰色陰影。不過,六月已經過去了,科技還是要向前。今天,Google發佈了六月自動駕駛報告。值得一提的是,報告中闡述了很多Google自動駕駛系統監測和避免自行車的細節: 自動車快速敏捷,有時候和汽車一樣快,但這也意味着人們很難預測它的行駛軌跡。汽車在自行車附近行駛時,要分外小心...

雷鋒網 於 03/07/2016 發表

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按:7月的第一天,特斯拉首起致命車禍的新聞刷爆朋友圈,人們談起無人駕駛好像神經都很脆弱,特別像這種已經造成了致命影響的事件,大家都想知道真相。當然本週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比如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比如MWC正在上海召開,比如Twitter宣佈進軍VR/AR領域……更多解讀,請看本週專欄精選。 1、自...

36氪 於 02/07/2016 發表

據國外媒體消息,特斯拉 Model S 系列發生致命車禍,車禍發生時,特斯拉開啟的是自動駕駛模式。目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管理局 NHTSA 正在對這項事故進行調查,如果確認是特斯拉自動駕駛確實存在不安全因素,NHTSA 將會責令特斯拉召回相應的 Model S 汽車。 這次事故的大致情況為:事故發生在一條雙向公路上,當時一輛拖拉機掛車和使用自...

雷鋒網 於 02/07/2016 發表

背景介紹: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NHTSA )在一份公告中表示:5 月 7 日,在佛羅里達州,一名 Model S 車主在使用 Autopilot 模式時發生事故死亡。 根據 NHTSA 初步報告顯示:當時在一個十字路口,特斯拉前面的一輛大型拖車在路口左轉,但可能由於拖車高度較高,特斯拉的自動制動系統未能工作。 特斯拉今日在官方博客...

雷鋒網 於 02/07/2016 發表

2016 年 5 月 7 日,一名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白人男子 Joshua D. Brown,在使用特斯拉 Autopilot 自動模式時發生事故死亡。 造成這次事故的原因,NHTSA 在一份初步報告表示:當時在一個十字路口,特斯拉前面的一輛大型拖車在路口左轉,但可能由於拖車高度較高,特斯拉的自動制動系統未能工作。 在特斯拉的官方描...

雷鋒網 於 02/07/2016 發表

據統計,全球每年大約有 124 萬人死於交通事故。這次,一家汽車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與人員傷亡交通事故扯上關係,引來無數人「圍觀」。 美國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對外宣佈,將對特斯拉Model S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人員傷亡車禍事件展開初步調查。 這是監管部門公佈的第一起自動駕駛模式下的致死車禍。...

雷鋒網 於 02/07/2016 發表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李林果,發佈於知乎,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已獲授權。 很不幸地,一位司機在使用特斯拉AutoPilot功能時候發生了車禍。 AutoPilot的攝像頭和雷達未能識別出左轉彎的藍色大貨車,紅色標註的特斯拉就從貨車底下鑽了過去。 AutoPilot不是自動駕駛!AutoPilot不是自動駕駛!AutoPi...

雷鋒網 於 01/07/2016 發表

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NHTSA )在一份公告中表示:5 月 7 日,在佛羅里達州,一名 Model S 車主在使用 Autopilot 模式時發生事故死亡。NHTS 在本週四表示,將對 2.5 萬輛特斯拉 Model S 車型展開初步調查。 NHTSA 表示,事故車輛是 2015 年款 Model S,事故發生時車輛開啟了 A...

雷鋒網 於 21/06/2016 發表

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按:本文來自新智元,作者小猴機器人,人工智能博士,自動駕駛技術愛好者,參與多個自動駕駛項目研發,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尤其對決策規劃控制方面了解深入。 | 自動駕駛三層次 通常來講,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感知->認知->行動,然後不斷循環。參考上面一張網圖,其中行動層包括轉向、油門和制動三...

TECH2IPO 於 20/06/2016 發表

如果單獨乘坐一輛無人駕駛車會讓你侷促不安,那麼,12 個人同乘一台慢速無人代步車會不會感覺好一些? 近日曝光的 Olli 就是這樣一台造型很萌的短途代步工具。它最大的特點是,當然是沒有司機。全程的線路規劃、站點停靠、躲避路障及其它車輛等功能完全由內置的 IBM Watson 智能系統實現。 對於 Watson,我想很多人應該並不陌生...

TECH2IPO 於 19/06/2016 發表

在美國、中國的帶動,以及 2020 年東京奧運會的推動下,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已經是大勢所趨。 根據汽車行業研究公司 IHS 最近一份研究預測,到 2035 年,全球自駕駛汽車的年度銷量會接近 2100 萬輛,自駕駛汽車總量將達到 7600 萬輛。 這份預測數據比 IHS 上一次的預測高了很多。 IHS 汽車研究中心的主任 Egil J...

雷鋒網 於 12/06/2016 發表

位於加拿大温哥華的一家電動車公司 ——Electra Meccanica 最近宣佈推出全新設計的單人三輪電動汽車:Solo。這是一款環境友好、零排放的單人短距離通勤小車。 在 Solo 之前,這家公司還推出過一款名字為 Sparrow 的車型。Electra Meccanica 首席執行官 Jerry Kroll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

TECH2IPO 於 02/06/2016 發表

近幾個月,有關特斯拉 Model 3 無人駕駛性能的話題被傳得沸沸揚揚,部分原因歸咎於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佈的推文: 「謝謝大家收看 Model 3 的第一場發佈會,在第二場發佈會上,我們將揭示 Model 3 更強大的性能,敬請期待。」 很多媒體和專家推測埃隆(Elon)在暗示 Medel 3 會攜...

< 1 5 6 7 8 9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