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Y 的搜尋結果

文章

DIY MAKER 於 22/03/2019 發表

有人說,"當代人的最新炫富模式是——你有貓嗎?"的確,喵星人的治癒係數在某些程度上,甚至已經蓋過了美食。人類在這個"弱小"的萌物面前,也心甘情願地俯首稱臣。 國外有個碼農小哥,因為自家的喵主人在廚房屢屢"犯案",所以他靈機一動,發揮自己聰明的小腦殼,利用 Google 的 AIY Vision Kit 做了一個喵星人追蹤器,將自己的貓從廚房...

DIY MAKER 於 21/03/2019 發表

Google在2017年啟動了AIY專案,並推出兩款DIY套件,目的是讓創客們能夠在自己的專案中融入AI。Google注意到,兩款AIY套件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STEM受眾的需求強勁,家長和教師們都認為這些產品是課堂教學的絕佳輔助工具。 Google也正在採取許多努力讓機器學習能夠更為"平易近人"。 AIY Projects主管B...

DIY MAKER 於 14/03/2019 發表

  AI無疑是如今最火的領域。2017年,Google正式發布其新的開源計劃--AIY Projects(AIY計劃),目標是讓每個 Maker(創客) 都能 DIY 自己的 AI 人工智慧產品,讓更多人能學習、探索並體驗人工智慧。其中,Voice Kit 是語音識別開發工具,它允許用戶使用 Google Assistant SDK 將Ras...

DIY MAKER 於 06/03/2019 發表

消息說Google AIY系列開發套件已經登陸香港了!動手創作你的人工智慧,預售開啟:https://store.gravitylink.com 歡迎關注Google AIY系列開發套件香港線上商城——引力互聯Gravitylink Store。 人工智慧允許電腦執行日益複雜的任務,如理解語音或識別圖像中的內容。內置於硬體中的人工智慧讓...

DIY MAKER 於 13/02/2019 發表

AI無疑是如今最火的領域。2017年,Google正式發布其新的開源計劃--AIY Projects(AIY計劃),目標是讓每個Maker(創客)都能DIY自己的AI人工智能產品,讓更多人能學習、探索並體驗人工智能。 其中,Voice Kit是AIY的語音識別項目,它允許用戶使用Google智能助理SDK將Raspberry Pi轉變為語音...

DIY MAKER 於 20/11/2018 發表

機器學習在當時被定義為一種賦予“計算機無需明確編程就能學習的方法”的方法。更準確地說,最近,ML的“學習”方面可以這樣描述:“一個計算機程序據說是 從經驗中學習E關于某類任務T和績效測量P,如果它在T中的任務中的表現,由P測量,隨經驗E而改善。“(Tom Mitchell,1997)。 簡而言之,通過觀察計算機程序迭代時的性能,可以量化其改進...

DIY MAKER 於 12/11/2018 發表

去年,谷歌啟動了 AIY 項目,推出兩款 DIY 套件,目的是讓創客們能夠在自己的項目中融入 AI。谷歌注意到對這些套件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 STEM 受眾的需求強勁,家長和教師們都認為這些產品是課堂教學的絕佳輔助工具。 未來工作的性質不斷變化,這意味著學生未來可能會從事前所未有的工作類型,并且谷歌知道分析性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等計算機科...

DIY MAKER 於 29/09/2018 發表

Google通過AIY項目套件向成千上萬的人們介紹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概念,例如帶語音識別的AIY Voice Kit和用于計算機視覺應用的AIY Vision Kit。 該公司現已進一步推出Edge TPU,它自己的專用ASIC芯片設計用于在邊緣運行TensorFlow Lite ML模型,以及相應的AIY Edge TPU開發板,...

DIY MAKER 於 24/08/2018 發表

有人說,人工智能(AI)是未來,人工智能是科幻,人工智能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AI,也就是人工智能,并不僅僅包括機器學習。曾經,符號與邏輯被認為是人工智能實現的關鍵,而如今則是基于統計的機器學習占據了主導地位。最近火熱的深度學習正是機器學習中的一個子項。目前可以說,學習AI主要的是學習機器學習。但是,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機器學習,這點在進...

DIY MAKER 於 24/08/2018 發表

作為AI和芯片兩大領域的交差點,AI芯片已經成了最熱門的投資領域,各種AI芯片如雨后春筍冒出來,但是AI芯片領域生存環境惡劣,能活下來的企業將是鳳毛麟角。 在全球前15大人工智能芯片企業排名表“A-List”中,前三名依序為英偉達、英特爾以及恩智浦(NXP),蘋果排名第8名、三星第09名;華為第12名,成中國大陸地區最強芯片廠商。 如果高...

DIY MAKER 於 24/08/2018 發表

伴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未來會威脅人類的恐慌也隨之產生。人工智能是一個新事物,眾人對其的認知存在不少誤區或誤解。AI這個詞如果仔細去琢磨它是人工的,其實也有假的的意思,所以它離真的人的思維方式、能力以及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還非常遠。因此我們更應該擔心技術成熟得不夠快、會出問題,自動駕駛其實還有很多技術難題沒有解決,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的...

DIY MAKER 於 15/08/2018 發表

就智能感知而言,如何獲取人類腦部思維同樣是業內長期探索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單純通過思維指令來控制人工智能的行為,不僅在生活層面能極大程度地為人類帶來幫助,同時還具備了廣闊的市場潛力。所以,世界各國對于“腦控”課題的研究也是充滿熱情的。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家歐尼斯特·戴維斯表示:“如何讓人腦和人工智能之間發生更為密切的聯系,一直是業界努力追求的...

DIY MAKER 於 15/08/2018 發表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們都說通過眼睛能看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但卻很難拿捏的那么準確,有時心靈的窗口就能看懂這個人,而這個人眼球的轉動就能感覺的到內心想法,當然這些也只是一種猜測。 前不久,一家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現象,說到眼球的運動能顯示一個人是否善于交際、小心謹慎或充滿好奇心,這些也是有科學依據的,依靠四種人格區別,比如神經質、外...

DIY MAKER 於 15/08/2018 發表

我们必须消除主流媒体宣传的AI神话。只有消除这些误解,你才能对怎样应用AI到你的业务中有一个框架。 神话1:AI是魔术 AI是数据、数学、模型以及迭代。要想让AI为企业接受,我们需要更加透明,以下是3个有关AI的关键概念的解释: 训练数据(TD):训练数据是机器学习的初始数据集。训练数据包括输入和预回答输出,所以机器学习模型能够为...

DIY MAKER 於 15/08/2018 發表

人工智慧一般是作為輔助人類工作的工具出現的,掃地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等是最常見的人工智能形態。事實上,人工智能并不只有機器人一種形態,從領域上來看,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今天我們就來看下,除了機器人,人工智能的產品還有哪些。 谷歌人工智慧項目DeepMind 谷歌位于倫敦的研發部門DeepM...

DIY MAKER 於 14/08/2018 發表

在過去的一年半里,我們看到有 20 多萬人在用我們的 Voice Kit 和 Vision Kit 產品進行構建、修改和創作。今天,我們在 Cloud Next 大會上發布了兩款新設備,其可以幫助專業工程師在處理器內核上構建支持設備端機器學習 (ML) 的新產品。這兩款新設備是:AIY Edge TPU Dev 開發板和 AIY Edge T...

DIY MAKER 於 14/08/2018 發表

继索尼“健身器材索半斤”推出之后,索尼音頻推出了“索六萬”。當然人家學名可不叫“索六萬”,它是索尼音頻最新推出的醇音系列(Sony Signature)音樂播放器,DMP-Z1。 近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個人音頻旗艦醇音系列新成員,這批醇音系列新品包括入耳式立體聲耳機IER-Z1R與音樂播放器DMP-Z1,同時推出的還有入...

DIY MAKER 於 14/08/2018 發表

植物大多具有“向光性”,也就是說它們都會向有光的方向生長,仿佛那些向太陽伸展的綠色卷須試圖在證明自己對生存的渴望。難道植物就不能像動物一樣運動嗎? 如果植物可以做的不僅僅是莖葉的拉伸,如果他們可以像動物一樣移動,而不用依賴于他們的根又會怎樣呢?這樣的進化尚未實現。但事實證明現階段的科技已經可以給植物提供幫助。制造的六足玩具機器人可以在其背上...

DIY MAKER 於 14/08/2018 發表

Engadget最新報道稱,研究人員開發出的一種新的算法,這種算法可以識別出一個程序的作者是誰。程序員在寫程序時往往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但是在尋找關于一個程序的作者時,查看所有的代碼并不現實。現在,也許沒有那個必要了。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機器學習系統,可以通過原始源代碼或編譯的二進制文件對程序員進行“去匿名化”。研究人員稱,該方法...

DIY MAKER 於 14/08/2018 發表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出現,已經開始改變整個科技產業。 Google 突然更新了 AIY Projects 的兩款重磅產品 Voice Kit 和 Vision Kit。這個消息讓開發者們激動不已,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不用額外再去購買相關配件了--比如 Raspberry Pi、SD 卡、以及攝像頭,因為 Google 已經在更新版的套件中全給...

< 1 6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