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 的搜尋結果

文章

36氪 於 03/10/2016 發表

去太空旅行可能離我們並不太遙遠,但是目前飛到外太空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確保裝載推進燃料的量要充足,因為一旦離開地球就沒有辦法再補給燃料。NASA 希望從減小推進劑重量處下手,減小整個運載火箭的重量。 為此,NASA 研發了一款 RASSOR 探測器,這款機器人可以對星球表面進行開採,收集和水、氧氣和火箭燃料有關的成分。如果這些成分可以在外星球...

愛範兒 於 02/10/2016 發表

科技與情慾向來無法分割,甚至有評價説,色情產業拯救科技未來。源於人類心靈深處的自然需求,在科技的推動下會有怎樣的改變? 到 2028 年,四分之一的年輕人都會有“雲啪啪”的體驗 future of sex 網站近期出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到 2025 年,3D 打印技術將能帶來很好的觸感反饋,“床友”的真實感會更佳;到 202...

雷鋒網 於 01/10/2016 發表

“對於太空的探索總是充滿奇趣與挑戰。” 太空探測時,航天器有時會突然地劇烈抖動,無論是被飛馳的太空巖石擊中,還是控制系統被宇宙射線擾亂,即便是其他情況,宇航員也一定想要有個可以抓住的東西。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更具體來説是它下屬的行星機器人實驗室,正在嘗試製造一種機器,可以在太空探測過程中,在可能遇到的各種複雜表面上產生一個抓力。...

愛範兒 於 27/09/2016 發表

最近,adidas出了一款名為 Futurecraft M.F.G. 的跑鞋,Futurecraft 取“未來工藝”之意,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這是一雙由機器人制作的鞋子。 圖片來自:HIGHSNOBIETY adidas十分看好未來的機器人革命,他們在德國有一家名為 Speedfactory 的工廠,幾乎全由機器人運作,而這...

36氪 於 21/09/2016 發表

就在昨天,Google剛剛收購了一家聊天機器人開發平台背後的團隊。這個名叫API.ai的開發工具專門為聊天機器人開發框架,未來將幫助Google繼續完善以聊天機器人為基礎的AI生態系統。而事實證明,Google絕不是唯一這樣想的科技巨頭,也不是唯一一個最近到處“捕撈”AI人才的大企業。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了解,亞馬遜也悄悄從...

NBA賽場 於 21/09/2016 發表

目前NBA其中有一個討論題目,就是人類的裁判是否應該被高科技的機器人來取代呢? 兩屆常規賽MVP得主Stephen Curry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期間談論到有關裁判的問題,這有令你想起Curry在今年總決賽第六戰被裁判驅逐離場,其後他更氣得把牙套掉向觀眾席。 對於球場上的新科技,Curry覺得最有用的目前是「動作追逐」。不過,Curr...

TECH2IPO 於 19/09/2016 發表

在昨天 Oracle 在舊金山舉辦的「開放世界」大會上,公司 CTO Larry Ellison 現場演示了其最新的智能聊天機器人開發平台,App 開發者可以利用此平台開發自己的智能聊天機器人。 據 VB 報道,企業用户可以通過很簡單的方式部署聊天機器人,不需要寫一行代碼,不懂 Java、PHP、Javascript 都沒關係,Ora...

雷鋒網 於 17/09/2016 發表

海洋垃圾中有高達80%的比例來自於陸地上的廢棄物,其中又以塑料類廢棄物居多,它們往往成為殺死海洋生物的元兇,如海龜常常誤食塑料袋,因堵塞腸胃而無法進食,最後活活餓死。 這些塑料品一開始並非沉到海底,它們會在海面漂浮一段時間,而這則是清理它們的好時機。 來自南非的企業家理查德·哈迪曼(Richard Hardiman)正在致力於一款名...

愛範兒 於 15/09/2016 發表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Forrester 的一份報告,到 2021 年,美國 6% 的工作將由機器人完成。客户服務工作將首先受到影響,然後是卡車和出租車司機。在人工智能系統的驅動下,機器人將能夠理解人類行為,並且替人類做決定。 目前來説,我們所知的智能助手,比如 Alexa、Cortana、Siri、Google Now 等,功能都比較簡...

36氪 於 11/09/2016 發表

文 | 君臨團隊(公眾號:junlin_1980) 【君臨按】 8月22日,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對美的收購庫卡表示“無反對意見”,8月27日,通過了美國反壟斷審查,這意味着,美的收購德國機器人霸主的收購大戲正式落幕。許多年以後,人們回顧中國企業的對外收購史,這必將是一件足以和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吉利收購沃爾沃並列的三大經典案例...

愛範兒 於 30/08/2016 發表

大疆最近面對的輿論壓力不小,不過他們發起的 RoboMasters 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可謂是收穫了好評。 昨天,RoboMasters 2016 總決賽在深圳落幕。相比去年的第一屆 RoboMasters,今年的冠軍仍然是電子科技大學,但比賽的規則、難度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給這一剛剛走入公眾視野的大學生競賽增加了更多的變數和精...

36氪 於 30/08/2016 發表

微信搜索“36氪”,獲取更多高質量內容.點擊進入36氪 物流一直是自動化與機器人瞄準的行業之一,重複勞動密集的特性帶技術取代人力的無限暢想。 2015年以來,阿里、京東、申通等公司都開始小範圍應用倉儲機器人。而末端配送環節,無人機配送還在試驗狀態、政策也不明朗,且其存在成本高、易丟易墜落、載重量有限、航線規劃不夠靈活的缺點,京東的設想...

36氪 於 28/08/2016 發表

微信搜索“36氪”,獲取更多高質量內容.點擊進入36氪 貓咪、老鼠等一些有鬍鬚的動物具備了我們沒有的感官功能。除了可以輕鬆完成迷宮和通過舔舐來確認“我們的臉上是否粘有燒烤醬”以外,科學家們已證實,一些動物能夠使用不斷抖動的鬍鬚來感知風向,而這一能力為未來具有方向感應功能的機器人開發工作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由麥考密克西北大學工程學院學...

36氪 於 25/08/2016 發表

微信搜索“36氪”,獲取更多高質量內容.點擊進入36氪 近日,CB Insights發佈了一份全球機器人創業公司商業版圖,在工業級機器人、消費級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安全機器人、通用機器人等領域,精明的VC們十分積極地在攻城略地。這篇文章梳理了這一領域80家公司,我們認為這對於關注機器人創投圈的讀者具有較高的價值,就做了簡要編譯。 ...

36氪 於 22/08/2016 發表

微信搜索“36氪”,獲取更多高質量內容.點擊進入36氪 隨着無人機的普及,航拍和探索天空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但是佔據地球近七成的海洋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卻仍然是很神祕,沒有辦法通過很好的途徑去親自探索,只能通過海洋館或者紀錄片等形式有一定的認識,而微孚科技想要做的就是通過消費級的水下機器人,滿足用户對海洋的探索需求。 微孚科技成立於201...

36氪 於 22/08/2016 發表

微信搜索“36氪”,獲取更多高質量內容.點擊進入36氪 隨着工業自動化需求的不斷增長,機器人行業又一次被推到聚光燈下。CB Insight 總結了自 2011年以來在機器人領域的收購案例。 2012年,亞馬遜以7.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機器人初創公司 Kiva Systems;2013年,Google 展開了一次收購“狂歡”,在一年...

36氪 於 22/08/2016 發表

微信搜索“36氪”,獲取更多高質量內容.點擊進入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創新工場”(ID:chuangxin2009) 由於人們之間的連接不斷增強,演講這個人類最古老的藝術之一正在我們這個時代獲得新的生命。我想説:無論今天公共演講有多麼重要,未來只會更加重要。 知識一定要變得越來越專業嗎? 2001年末,當我在考慮...

雷鋒網 於 18/08/2016 發表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 Stacy Liberatore,來源Dailymail,由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獨家編譯,未經許可拒絕轉載! 一名新宇航員將加入人類首支遠赴火星的隊伍——NASA正在招兵買馬,想派一支隊伍帶着能救宇航員一命的Robonaut5(R5)機器人去火星執行一系列任務。這項叫Space Robotics Ch...

雷鋒網 於 12/08/2016 發表

現在,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們對機器人在體育行業的應用也有了更多的關注。之前,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就報道過機器人在象棋、圍棋、足球上的應用;而現在,機器人又下手了一個更為接地氣的應用:桌上足球。 近日,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機器人研究人員打造了一套機器人系統,該系統可以輕鬆打敗中等水平的桌上足球玩家。不過,它靠的可...

雷鋒網 於 12/08/2016 發表

隨着機器人的普及,機器人威脅論也開始盛行。機器人會搶走我們的飯碗嗎?我們常常這樣問。有人認為這是杞人憂天,也有人認為需要未雨綢繆。而殊不知,機器人雖然來勢洶洶,但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我們,我們要做的,是把它們看成朋友,而不是敵人。 近日,澳大利亞野地機器人中心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四輪機器人,它叫做SwagBot。研究人員開發它的目的,...

< 1 7 8 9 10 11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