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夫蘭騎士 的搜尋結果

文章

No Look Pass 於 16/08/2025 發表

LeBron James 作為 21 世紀最具爭議性的體育偶像,其職業生涯的每個決定都引發熱議。前克里夫蘭騎士隊友 Larry Nance Jr. 近日在 WWE 明星 The Miz 的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對 LeBron 從憤怒到敬佩的心路歷程。 2010 年 LeBron 宣佈離開騎士轉投熱火時,身為阿克倫本地人的 Nance Jr 與...

No Look Pass 於 10/08/2025 發表

達拉斯獨行俠後衛 Kyrie Irving 近日在直播中坦誠分享當年離開克里夫蘭騎士及 LeBron James 的決定,為這段 NBA 近年最受關注的球員離隊事件提供全新視角。 現年 33 歲的 Irving 回憶 2011 年以選秀狀元身份展開 NBA 生涯時表示:「我愛克里夫蘭,對此我心存感激。但同時,我當時更希望能自己選擇想效力...

No Look Pass 於 10/08/2025 發表

ESPN 名嘴 Stephen A. Smith 在節目《First Take》中提出驚人建議,認為 LeBron James 若想再奪總冠軍,重返克里夫蘭騎士會是比留在湖人更好的選擇。 Smith 表示:「我看著上季的騎士隊,雖然我是 Donovan Mitchell 的超級粉絲,但他們在季後賽明顯缺乏幫手。再看看湖人隊,很明顯 ...

No Look Pass 於 07/08/2025 發表

今年夏天 NBA 最大的話題之一,就是 LeBron James 的未來去向。雖然這位「皇帝」最終選擇執行 5,200 萬美元的球員選項留在湖人,但關於他可能離開西岸的傳言從未停止。 知名電視主持人 Charlamagne tha God 在《Brilliant Idiots》播客節目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 LeBron 應該選擇回...

只談NBA 於 14/07/2025 發表

Jaylon Tyson 於 2002 年 12 月 2 日出生於德州。 他成長於一個重視紀律與運動的家庭,父親 John Tyson 對他和他的兄弟們灌輸了嚴格的結構化生活方式,例如要求他們保持整潔、注重細節,甚至連穿襪子都要避免混搭不同品牌(如 Nike 和 Adidas), 這種紀律影響了 Tyson 的職業態度與工作倫理。 Tyso...

No Look Pass 於 05/07/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日前透過交易從芝加哥公牛獲得後衛 Lonzo Ball,這位 27 歲控衛近日在播客節目「What an Experience」中首度談及加盟新東家的感受。 Ball 在節目中表示: 就是為了爭奪冠軍戒指而戰。我覺得這應該是目標,也確實是我們的目標。很高興能來到這裡開始新篇章,認識每個人,熟悉一切,然後盡我們所能走得更遠。 ...

No Look Pass 於 30/06/2025 發表

在 LeBron James 決定執行下季 5260 萬美元球員選項後,NBA 記者 Kevin O'Connor 提出一個大膽設想:克里夫蘭騎士可考慮透過交易將「大帝」帶回家鄉完成最後一舞。 O'Connor 在社交媒體上分析:「要得到 LeBron James,騎士需要將薪資控制在第二土豪線以下,這意味著必須放棄 Jarret...

No Look Pass 於 29/06/2025 發表

Donovan Mitchell 近日在訪問中透露,隊友 Evan Mobley 的成長是他決定與克里夫蘭騎士續約的關鍵原因。Mitchell 在 2024-25 賽季前與球隊簽下 3 年 1.503 億美元的合約,讓騎士保持核心陣容的完整性。 Mitchell 接受 Taylor Rooks 訪問時表示: 我續約的最大原因就是 Eva...

No Look Pass 於 07/06/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在 2024-25 賽季表現出色,卻在季後賽首輪遭印第安納溜馬淘汰,球隊陣容問題引發討論。NBA 傳奇球星 Shaquille O'Neal 直接點名騎士總管 Mike Gansey,質疑他為何不從 G-League 提拔潛力新星 Emoni Bates。 騎士本季擁有深厚陣容,除了先發五虎外,Ty Jerome 和 De'...

No Look Pass 於 28/05/2025 發表

在最新一期的《Mind the Game》播客節目中,LeBron James 與主持人 Steve Nash 回顧了 2016 年 NBA 總決賽那場史詩級的 3-1 逆轉。除了眾所周知的關鍵球員外,LeBron 特別提到了兩位鮮少被提及的功臣 - Richard Jefferson 和 Tristan Thompson。 當時擔任勇士隊...

No Look Pass 於 07/05/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在東岸次輪第二戰面臨嚴重傷兵問題,Evan Mobley、Darius Garland 和 De'Andre Hunter 均因傷缺陣。Donovan Mitchell 獨力扛起球隊,全場狂砍 48 分,可惜最終未能帶領騎士取勝,球隊被 Tyrese Haliburton 在最後時刻的三分球絕殺了。 比賽過程中,騎士球迷對溜馬後...

No Look Pass 於 05/05/2025 發表

在東岸準決賽 Game 1 中,騎士以 102-115 不敵溜馬,主帥 Kenny Atkinson 賽後坦言球隊完全無法抵擋對手的火熱手感。 溜馬全場命中率高達 53%,三分球更是驚人的 52.8%(38投19中),相比之下騎士僅命中9記三分。Atkinson 在賽後記者會上表示: 「他們的投射表現簡直超乎尋常...必須給予他們讚賞。」...

No Look Pass 於 02/05/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在橫掃邁阿密熱火的系列賽後,針對熱火前鋒 Kyle Anderson 的言論作出回應。Anderson 此前表示:「他們(騎士)看起來在沒有 Garland 的情況下表現更好...他們能夠控制節奏,在防守端獲得更多阻截。」 數據顯示,Garland 在場時騎士防守效率為119.8,不在場時則降至93.3。但騎士主帥 Ken...

No Look Pass 於 29/04/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在季後賽首輪第四戰以 138:83 大勝邁阿密熱火,完成橫掃晉級。這場比賽對老將 Tristan Thompson 別具意義,他成為繼 LeBron James 後,騎士隊史第二位季後賽勝場數突破 55 場的球員。 2011 年以第四順位加盟騎士的 Thompson,生涯已出戰 106 場季後賽,場均貢獻 6.5 分、7.2...

No Look Pass 於 27/04/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在季後賽首輪 Game 3 展現驚人團隊戰力,即使缺少 Darius Garland 且 Donovan Mitchell 手感不佳,仍以 124:87 大勝邁阿密熱火,系列賽取得 3:0 絕對優勢。 騎士板凳群成為本場最大功臣,Ty Jerome 送出 11 次助攻創下騎士替補球員季後賽紀錄,帶領球隊打出一波 18:0 ...

No Look Pass 於 26/04/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的 Evan Mobley 今季奪得 NBA 最佳防守球員獎項,但這項榮譽可能為球隊帶來財政壓力。ESPN 記者 Brian Windhorst 在節目中透露,Mobley 的獎項觸發了合約中的 4500 萬美元獎金條款,令他的五年合約總值增至 2.69 億美元。 Windhorst 引述騎士內部人士表示:「我們當然很高興能給 ...

No Look Pass 於 24/04/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在季後賽首輪第二戰展現驚人火力,在 Donovan Mitchell 帶領下以創紀錄的三分表現擊敗邁阿密熱火,取得系列賽 2-0 領先優勢。 根據美聯社記者 Tim Reynolds 報導,騎士在第二節單節命中 11 記三分球,創下 NBA 季後賽史上單節最多三分球紀錄。整場比賽騎士三分球 45 投 22 中,命中率高達...

No Look Pass 於 20/04/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今季表現令人驚艷,上季僅排東岸第 4 的他們,在 Kenny Atkinson 接任主教練後脫胎換骨,以 64 勝 18 負的佳績成為東岸頭號種子。Donovan Mitchell 的領導功不可沒,他成功幫助球隊年輕球員成長為全明星級別。 在等待季後賽首輪對手的同時,Mitchell 近日登上 Jason Kelce 和 T...

No Look Pass 於 14/04/2025 發表

克里夫蘭騎士在常規賽收官戰以126-118雙加時不敵印第安納溜馬,這場看似普通的敗仗卻隱藏著重要意義。騎士讓包括Donovan Mitchell、Darius Garland在內的9名主力輪休,改派後備和發展聯盟球員上陣,結果意外收穫多位新星的亮眼表現。 新秀Jaylon Tyson全場狂轟31分7籃板4助攻,展現未來輪換球員的潛力。E...

夏洛特黃蜂隊 於 06/04/2024 發表

有關Donovan Mitchell新賽季是否會再和克里夫蘭騎士續約的傳聞近來愈演愈烈。 過去兩個賽季,Mitchell一直是騎士隊的領頭羊,明顯是球隊中最出色的球員。但Mitchell似乎避而不談續約留在克里夫蘭的話題。 Mitchell之所以不願討論新合同可能有原因。根據Bleacher Report的Eric Pincus報導,...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