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 的搜尋結果

文章

DIY MAKER 於 18/12/2018 發表

3分鐘看懂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AI其實沒那么難理解! “人工智慧”一詞已經流傳了一段時間。 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它,我們玩的“AI”游戲機器人,Google搜索等等。 盡管如此,“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已經浮出水面,很多人都在詢問這些是什么。本文將給出具體的解釋,讓你輕松了解二者的區別。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一般類別,三者都是共...

DIY MAKER 於 18/12/2018 發表

最近有很多關于機器學習人類目前在我們的工廠、倉庫、辦公室和家庭中做的事情的可能性。 雖然技術在快速發展 - 伴隨著恐懼和興奮,但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術語可能讓您感到困惑。 我希望這個簡單的指南能夠幫助解決圍繞深度學習的困惑,這8個實例將有助于解釋當今深度學習技術的實際應用。 什么是深度學習? 人工智慧領域基本上是機器可以完...

DIY MAKER 於 09/08/2018 發表

Google的工程師們經常被問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怎麼上手用深度學習做語音識別或其他音頻識別,比如關鍵字或指令? 目前,出現了一些很優秀的開源語音識別系統,例如Kaldi,就能把神經系統作為其中的一個模組。但其的高度複雜性,並不適合 解決簡單問題的指南。更重要的是,對於新手而言,免費、公開可獲取到的數據並不多,適合簡單的關鍵字也不是很多。 ...

雷鋒網 於 21/01/2017 發表

MIT 緊跟時代步伐,開設的 6.S094 課程名為《為自動駕駛構建深度學習》的課程,旨在教學生們為自動駕駛搭建一個深度學習系統,授課者為 Lex Fridman。課程要求學生擁有基本的編程知識(最好是 Python)。 全課只有九節一小時的課程,於 1 月 9 日開課,今天就結課啦。而且!據雷鋒網從議程表上了解到,從開課一直到 1 ...

雷鋒網 於 20/01/2017 發表

許多初學者覺得深度學習框架抽象,雖然調用了幾個函數/方法,計算了幾個數學難題,但始終不能理解這些框架的全貌。 為了更好地認識深度學習框架,也為了給一些想要自己親手搭建深度學習框架的朋友提供一些基礎性的指導,日前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的碩士研究生Gokula Krishnan Santhanam在博客上撰文,概括了大部分深度學習框...

TECH2IPO 於 15/12/2016 發表

從電子郵件到論壇,從論壇到微博,再從微博到現在的視頻直播。當人們在網上發言的速度越來越接近口語的時候,也就給網絡噴子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便利。雖然從人類學會説到現在,還沒有什麼辦法能阻止人類之間互相對罵。但網絡空間不比線下,一個人用嘴罵人只能被少數人聽到,而在網上卻可能影響幾千人幾萬人。在最新一季的南方公園中,甚至認為網絡噴子是川普當選和第...

36氪 於 13/12/2016 發表

編者按:本文作者 Sergei Burkov 是俄羅斯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博士,也是旅遊推薦智能機器人公司 Alterra.ai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聊天機器人現在非常熱門,但是當我們談到“聊天機器人”時,會發現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類型:一種是配置對話用户界面的智能虛擬助手,另一種,則是依賴屏幕按鍵圖像用户界面的非智能菜單驅動的程序。相...

雷鋒網 於 08/12/2016 發表

編者按:今年四月,由馬斯克和知名風投專家 Peter Thiel、Y Combinator 創始人 Sam Altman 共同創立的 AI 研究組織對外開放了其 AI 訓練平台 OpenAI Gym。近日,該組織宣佈還將開源測試和訓練 AI 通用能力的平台 Universe,屆時 Universe 將提供 1000 多種不同的遊戲和訓練...

36氪 於 29/11/2016 發表

本文來自“百度大腦”(ID:baidubrain),36氪經授權發佈。 導讀: 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用户畫像、無人駕駛……這些和深度神經網絡(即深度學習)相關的技術在最近幾年突然火了起來,但深度學習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它從最初的概念誕生,到現今備受技術和資本的青睞,歷經了幾十年的起起伏伏。讀完這篇文章,你將弄清楚深度學習的前...

36氪 於 10/11/2016 發表

在 Facebook,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種編程工具,已經成為一種哲學。Facebook連接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在公司的所有產品中,人工智能所擁有的大規模數據分析能力足以滿足它的需求。 在昨天的 Web 峰會上,Facebook 首席技術官 Mike Schroepfer 闡述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在公司今後改善全球連通性、技術可及性和人機...

36氪 於 07/09/2016 發表

編者按: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將門創業(thejiangmen)”原創編譯,如需轉載,請在微信公眾號中回覆“轉載”,獲得許可。 作者:曲曉峰,香港理工大學人體生物特徵識別研究中心博士生 個人科研主頁: http://www.quxiaofeng.me/research 有人説,人工智能(AI)是未來,人工智能是科幻,人工智能也是我們日常...

雷鋒網 於 30/08/2016 發表

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按:為保證內容的專業性,本文已邀深度學習芯片領域專家把關審核過,作者鐵流。 日前,Intel稱將於2017年推出針對深度學習市場的CPU Knights Mill。據Intel宣傳,Knights Mill 能充當主處理器,可以在不配備其它加速器或協處理器高效處理深度學習應用。可以説,繼中國寒武紀和星光智能...

雷鋒網 於 16/07/2016 發表

在美國西部登陸Facebook帳號,你的資料就很可能被一台由杜鬆和俄勒岡中部沙漠地區夾雜鼠尾草氣息的空氣而冷卻的電腦調出。 在人口大約為9000人的小鎮Prineville,Facebook存儲了數以億計的海量數據。一排排的電腦被安放在四座巨大的,總計八十萬平方米的建築裏。它們整齊地排放着,好像要讓來自西北的乾冷風吹拂過每一台電腦。每...

36氪 於 16/07/2016 發表

通過大數據指導精準農業種植的趨勢毋庸置疑,國內外也已出現不少農場管理軟件輔助數據化運營,但在產生落地應用前,如何獲取數據是擺在創業公司面前的第一問題。 除了從農技、農產品流通等偏重線下的服務切入,市場上也不乏物聯網、衞星遙感、無人機等數據採集技術。此前36氪報道過不少通過物聯網硬件切入種植的公司,比如CropX、Sentek、Apit...

36氪 於 13/07/2016 發表

在今年五月的時候,Google上線了一款新的社交產品Spaces,內置Google搜索,主打資源分享,用户在一個應用內就能完成視頻、圖片、網站鏈接的共享。 現在這個團隊又開始擴張了,Google剛剛完成了對深度學習創業公司Kifi的收購,收購完成後整個團隊將逐漸併入Google Spaces,Kifi這個團隊之前專門針對社交平台用户,...

雷鋒網 於 12/05/2016 發表

想用智能算法分析一張胸腔的X光片嗎?美國的一羣研究者們最近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個相當有益的探索,可能對未來的應用和普及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貝塞斯達(美國馬里蘭州中部城市)國立衞生研究院的研究者們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深度學習的用來從胸腔X光照片中檢測疾病的算法框架。檢測完成後這套系統會在X光照片下附上詳細的説明,以便醫生向病人展示,以及更早的檢測出那...

36氪 於 15/04/2016 發表

編者按: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更快的訓練速度是人工智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15年,Google 開源了其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系統 TensorFlow,但該版本只能在一台機器上單獨運行。昨天,Google 發佈分佈式 TensorFlow,這意味着它能夠真正大規模進入到人工智能產業中,產生實質的影響。本文轉載自微信訂閲號“新智元”,36 氪稍做調...

雷鋒網 於 20/03/2016 發表

隨着Google人工智能AlphaGo與李世石的五局人機大戰落下帷幕,阿法狗最終以4:1大比分戰神李世石,人們對於阿法狗的好奇心被推向了高潮。阿法狗也將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即DNN的強大能力展示在了人們面前。 什麼是DNN? 那到底什麼是DNN呢?DNN是近年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門,在語音識別、自動駕駛、筆跡識別等方面的應用都極為成功。在人...

雷鋒網 於 03/11/2015 發表

防病毒和惡意軟件的應用程序是強大的,但它們有一個致命缺陷:就是隻能識別設備中那些它們已經知道的病毒軟件。這不是可怕的問題,但在這些殺毒軟件調整代碼之前,它還是給了病毒對設備進行短暫攻擊的機會。而且假若一台電腦的殺毒軟件未獲得最高版本的更新,那麼它的防護系統就更加脆弱了。 然而,如果人工神經網絡能夠通過訓練然後獲得人臉識別技能,那它同樣...

雷鋒網 於 02/11/2015 發表

防病毒和惡意軟件的應用程序是強大的,但它們有一個致命缺陷:就是隻能識別設備中那些它們已經知道的病毒軟件。這不是可怕的問題,但在這些殺毒軟件調整代碼之前,它還是給了病毒對設備進行短暫攻擊的機會。而且假若一台電腦的殺毒軟件未獲得最高版本的更新,那麼它的防護系統就更加脆弱了。 然而,如果人工神經網絡能夠通過訓練然後獲得人臉識別技能,那它同樣...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