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生活 的搜尋結果
文章
說來有點不可思議,不過在聖誕節正日的下午三時正,一家人坐定定收看英女王的聖誕賀辭,是英國人的聖誕傳統之一。 (香港也有每年一度的港督/行政長官農曆新年賀辭,怎麼我們就是沒有認真收看的傳統呢?) 這天我們一家三口也不例外,吃過豐富的聖誕午餐,和家人、朋友通了幾個視像,準三時就坐在YouTube 前等看女王。女王很美,銀白的頭髮,配襯珍珠項鍊...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香港大學前任校長馬斐森教授(Professor Peter Mathieson) 嗎?馬斐森在任時,獨坐校園吃三文治,那悠然自得的模樣可成了一時佳話。如今馬斐森已回到蘇格蘭,改任愛丁堡大學的校長。短短數年,香港變得人面全非,倒是教人始料不及。 話說回來,在英國,午餐時份,像馬斐森那樣快速吃個三文治卻是王道。英國人的主食是薯仔...
英國的樓盤,不管是租還是買,一般都只會標明房間數目,而不寫面積。香港的朋友總是很疑惑,那買家/租客怎麼能夠知道房子有多大呢? 英國人不太關心房子的面積,一來面積太抽象,二來英國住屋有明確的規管,稱之為「英國住屋標準」(British housing standard),非常明確而且詳細地規定人均居住面積和房間數量,沒有房子會小到住不了人!根...
在英國,要買亞洲食材其實不難,反正到處都是華人行/亞洲超市,即食麵、零食、亞洲蔬菜、泡菜、亞洲罐頭、亞洲米,連燒鵝也有得賣。價錢當然會比香港貴一點,舉例說,一個香港合味道杯麵,在香港賣HK$8.90,在這裡就賣£1.25。然而不少海外華人也長著「華人的胃」,非吃中餐不可,華人行就成了他們的救命草。 家住倫敦,就更加方便了,我家附近的商品街便...
英國終於從漫長的lockdown 走出來了!好些商店都再次打開大門做生意。然而遭受病毒摧殘後,英國的商店街也不再一樣。 英國人不愛戴口罩,人所共知。即使唐寧街最近終於承認口罩有用,街上行人十居其九還是不戴口罩。但有趣的是,他們不信口罩有用,為了抗疫卻奇招盡出。在商店的出入口放置潔手液是基本,收銀台加裝透明膠板也成了常態,然後還有封閉試身室、...
在英文裡,「baby steps」指小兒學步,比喻一小步一小步的向目標進發。Boris Johnson 在說到疫後解封的時候,就經常用到這詞語,形容解封宜慢不宜快,必須小心謹慎。 不覺英國已封城三個月,新冠肺炎的疫情終於逐漸受控。現時英國還沒有完全解封,但國民外出運動不再受限,一般商店也重新開門做生意了。 乖乖的在家裡待了三個月,小B也終...
英國超市很好逛!好逛在於,它們不僅貨物琳瑯滿目,還非常有個性,遊走在貨架之間,你不但在買食物和日用品,同時也在買一種生活態度。 在香港,超市就是超市,一式一樣的格式和銷售策略,沒有人會在意那是惠康還是百佳,大家都是買完便走。可是在英國,超市風格的差異可以很大,不同的人喜歡到不同的超市。據說,在「平到癲」的Aldi 和Lidl 進軍英國以前,...
下星期二(2月25日)是鬼佬世界的班戟日(Pancake Day), 顧名思義就是一起吃班戟的日子!到時不但會有販賣班戟的路邊攤,在家裡、學校、公司開派對吃班戟也很是流行。哈哈,是不是光想想也覺得很歡樂? 英式班戟跟美式班戟同樣以雞蛋、牛奶、麵粉作為主要材料,但因為沒有在粉漿中加入酵母或烘培蘇打,所以看起來扁扁的,吃的時候加入餡料再對折就好...
倫敦很流行一種叫「corner shop」的舖頭,顧名思義,就是開在街角的小士多。 這些小店的性質跟7-11 、Circle K一類的便利店很相似,都是為居民售賣一些日常用品和食物,讓大家可以躲躲懶,不必走20分鐘去商店街的超市購物。它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off licence」——賣酒。跟香港一樣,在英國開酒館都需要領牌,但像這...
這個星期日英國刮大風,氣象局呼籲民眾盡量不要外出,連倫敦市內著名的公園都休息一天。我們也順理成章地一家三口宅在家,盡情吃喝和睡懶覺。 百無聊頼的時候,人就最容易肚餓,這天下午四點鐘我已經很想吃東西了。這麼一個下午茶時間,吃中餐的話又略嫌heavy,那麼不如就叫pizza吧! Domino’s 是英國最大的薄餅外賣店,不但比Pizza Hu...
香港市面上口罩嚴重短缺,面對滿城非議和責難聲,有人引述「外國專家」指戴口罩無助抗疫。的確,也許是「國情不同」,英國人甚少戴口罩。即使英國本土出現了兩宗確診病例,輿論也傾向表示戴口罩的防疫作用不大,國民只需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記得掩蓋口鼻即可。 比較搞笑的是格拉斯哥有一間士多,老闆看見藥房的口罩都售罄了,靈機一觸入了41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