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的搜尋結果

文章

愛範兒 於 07/11/2016 發表

關於小行星可能撞上地球這事兒,NASA 有了新的預防計劃——派一艘無人飛船去改變小行星的軌道,順便為宇航員建造一個太空基地,稱為“小行星重定向任務”( 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ARM)。 具體是這樣的,太空飛船將從小行星上挖一塊大石頭,再把它“掛”到月球上,將其作為未來火星計劃的實驗基地。而飛船捕獲的巨石對...

雷鋒網 於 04/11/2016 發表

如果説幫助牛頓打開科學大門的是一顆蘋果的話,飛機之父“懷特兄弟”Wilbur Wright 和 Orville Wright 要感謝就是天上飛來飛去的鳥兒了——當初,他們就是因為每天觀察天上的飛鳥如何靠着自己的翅膀保持平衡,才獲得了製造飛機的靈感。 1903年,發明界的雙子星聯手打造了聞名世界的“Flyer1”。從此以後,飛機的...

36氪 於 04/11/2016 發表

今年9月1日,SpaceX 獵鷹9號火箭Falcon 9突然發生毀滅性爆炸,並當場把Mark Zuckerberg用於改善非洲互聯網的Amos-6號衞星炸燬。而這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SpaceX和Elon Musk接到了美國航天局的警告,NASA稱獵鷹9號火箭灌裝燃料的流程存在很大的危險,未來用作載人飛行任務並不合適。 具體來説,這...

愛範兒 於 24/10/2016 發表

雖然距離登陸火星還有好些年頭,但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宇航員們已經開始用 VR 提前體驗火星生活了。 NASA 的噴氣推進實驗室開始在用 Oculus Rift 來訓練宇航員在火星上的操作了。實驗室創新部主管傑夫·諾里斯(Jeff Norris)介紹説,通過 VR 設備,宇航員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火星的環境: “站在火星山頂上...

愛範兒 於 21/10/2016 發表

本週三在雷諾-斯塔德機場,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與內華達大學研究中心的人員成功讓多架無人機實現“盲飛”,這在美國無人機史上尚屬首次。 在測試中,兩架無人機飛離了駕駛員的視線。在同一試驗空域,它們被安排在了不同高度飛行。 駕駛員使用了 NASA 開發的“無人機空中交通管制系統(UTM)”獲取無人機的位置以及其他空中交通信息(...

雷鋒網 於 18/10/2016 發表

人類自古以來都對火星充滿了好奇和嚮往。如果未來有一天,你有幸登上這顆五千萬千米以外的神祕星球,卻因長期孤獨寂寞而想念家人,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幫助你一解相思愁苦嗎? 近日,VR 創業公司 8i 就為你想出了個好辦法——通過超現實全息信息( super-realistic holographic messages )來解決。 近日, 8...

雷鋒網 於 10/10/2016 發表

登月、造國際空間站、開啟宏偉的火星計劃…… NASA 做的事情總是這麼高大上。但你或許不知道,除了那些看起來智商和體能都爆表的宇航員之外,NASA 還出品了另外一羣酷炫的代言人——機器人。 只要 NASA 爸爸一聲令下,漫遊者如勇氣號,機遇號和好奇號,着陸者如維京號和菲萊號,都會義不容辭地飛赴那些充滿冰冷的敵意、隔絕空氣的星球,書寫屬於勇...

愛範兒 於 06/10/2016 發表

馬斯克在火星計劃中曾提到,未來會利用火星上的資源進行燃料的生產,而無需把寶貴的運載能力浪費在燃料存儲上。美國航天局最近就研發出了一個能在月球上進行資源開採的機器人 RASSOR,希望能利用這個小傢伙獲得水、氧氣、火箭燃料等寶貴資源。 騰訊視頻RASSOR 的全稱是“風化層高級地面操作機器人”,長得有點像一輛小型坦克。它的創新之處在於兩...

36氪 於 03/10/2016 發表

去太空旅行可能離我們並不太遙遠,但是目前飛到外太空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確保裝載推進燃料的量要充足,因為一旦離開地球就沒有辦法再補給燃料。NASA 希望從減小推進劑重量處下手,減小整個運載火箭的重量。 為此,NASA 研發了一款 RASSOR 探測器,這款機器人可以對星球表面進行開採,收集和水、氧氣和火箭燃料有關的成分。如果這些成分可以在外星球...

雷鋒網 於 01/10/2016 發表

“對於太空的探索總是充滿奇趣與挑戰。” 太空探測時,航天器有時會突然地劇烈抖動,無論是被飛馳的太空巖石擊中,還是控制系統被宇宙射線擾亂,即便是其他情況,宇航員也一定想要有個可以抓住的東西。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更具體來説是它下屬的行星機器人實驗室,正在嘗試製造一種機器,可以在太空探測過程中,在可能遇到的各種複雜表面上產生一個抓力。...

愛範兒 於 26/09/2016 發表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將於當地時間 9 月 26 日對外公佈關於木衞二的新發現。並且 NASA 已提前聲明,與“外星人”無關。相關專家猜測,很可能和木衞二表層之下存在的海洋有關。 多年以來,科學家們試圖用望遠鏡及更多日益精進的工具來揭開木衞二神祕的面紗,然而依舊是困難重重。 圖片來源:itbtc 目前為止,對於這顆特殊的...

雷鋒網 於 20/08/2016 發表

(圖片來源:NASA) 未來,將會有一家非常幸運的公司接手宇宙中讓人垂涎已久的,最具有價值的“房產地塊”。這樣説毫不誇張,我們甚至不能稱之為“地球上”,因為這件藝術品是屬於整個宇宙的——它就是由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建造的國際空間站ISS。 據digitaltrends報道,在最近的一次發佈會上,NASA除了進一步...

雷鋒網 於 20/08/2016 發表

當火災發生時,大家都是爭先恐後逃命要緊,然而卻永遠有這樣一羣人,他們逆着人流方向衝向火海,成就了世界上最帥的逆行。 defendandcarry.com 以前,在一棟發生火災的建築物內,消防人員只能依靠自身的智慧和五感進行搜救。而現在,位於帕薩迪娜,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進行的人工智能研究可能改變這一...

雷鋒網 於 18/08/2016 發表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 Stacy Liberatore,來源Dailymail,由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獨家編譯,未經許可拒絕轉載! 一名新宇航員將加入人類首支遠赴火星的隊伍——NASA正在招兵買馬,想派一支隊伍帶着能救宇航員一命的Robonaut5(R5)機器人去火星執行一系列任務。這項叫Space Robotics Ch...

愛範兒 於 12/08/2016 發表

《火星救援》中,Matt Damon住在舒適的火星基地裏,用排泄物種土豆。這種本只存在於科幻作品中的外星建築很可能會在近幾年變成現實。 NASA 本月初宣稱,將拿出總共 6500 萬美元作為獎勵,邀請 6 家公司,進行太空棲息地的設計與建造,未來這些建築可在火星載人探索時作為臨時居所。 按照約定,這 6 家公司要在兩年的時間內...

雷鋒網 於 19/07/2016 發表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2年的8月份,NASA發送了一台太空車「好奇號」落地火星開始對這顆「人類最適宜生存」的外太空星球進行探索,四年多過去了,地球上的科技已經發生了不少的變化,人們已經準備送另一輛探測車去火星了。 根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表示已經開始準備建造新一代的火星車——「火星車2020」,預計在2020年夏季...

愛範兒 於 17/07/2016 發表

太空探索競賽的下一站,將可能轉向木星。 針對這個觀點,愛範兒(微信號:ifanr)在文章《太空探索目標更新:下一站,木星!》中已經有過深入系統的分析與解釋。相信在座各位也已經了解該原因以及背後的意義了。 不過,這不代表 NASA 今後所有的研究方向將會轉移到木星。目前,他們還會在火星上,投入不少的研發資源。 今天,美國宇航局...

36氪 於 16/07/2016 發表

通過大數據指導精準農業種植的趨勢毋庸置疑,國內外也已出現不少農場管理軟件輔助數據化運營,但在產生落地應用前,如何獲取數據是擺在創業公司面前的第一問題。 除了從農技、農產品流通等偏重線下的服務切入,市場上也不乏物聯網、衞星遙感、無人機等數據採集技術。此前36氪報道過不少通過物聯網硬件切入種植的公司,比如CropX、Sentek、Apit...

36氪 於 07/07/2016 發表

2012年,NASA與通用汽車公司合作研發的自動助力手套Robo-Glove,可以讓戴上它的人握力增強2-3倍,在當時備受矚目。根據The Verge消息,這款手套近期將投入民用,瑞典醫療技術公司Bioservo Technologies AB已獲得授權,將會把該技術引入製造業、醫療保健業。 這款手套是通用與NASA研究多年的成果。最...

雷鋒網 於 05/07/2016 發表

北京時間7月5日最新消息,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於2011年8月5日發射升空的Juno號木星探測器在經歷5年、28億公里的航行之後,於今日成功進入木星軌道,成為一顆人造的木星衞星,將開始為期大約20個月的木星探測工作。 NASA宣佈Juno號成功入軌 無論從體積還是質量來説,木星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1倍...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