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734
精選
575
推薦
199

Lam Kin Ping

喜歡寫字,將生活大小事化作文字故事,
喜歡這個演變過程。

個人網誌:
https://www.facebook.com/lampingchi
於 25/08/2018 發表

更新了封面,除了喜歡小女兒這照片外,更重要的是,我決定由送書,變成賣書,這個做法是瘋漢的行為,送也不要的東西,竟奢望有人花錢買。我反而認為那是一種契機,也管不了多少人取笑,多少人暗罵,無人書店不但接受我這不知名作者寄賣,而且還放在春上村樹的作品旁,相信滄海遺珠會引起讀者興趣。 想起早前天少...

於 20/08/2018 發表

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夕,也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月份。那天晚上,我獨個兒走路上山,準備取回泊在山邊的車,然後再駛落山去接妻女。那是通往歌連臣角的路,雙線雙程行車,卻又甚少車會落山的連城道。我一直向上走着,七月的黑夜,走在通往墳場的路上,總覺得陣陣陰涼,也許是想像力作祟,我看到接近山路轉彎上墳場的路口,...

於 13/08/2018 發表

對上一次與她牽手,是大半年前了,朋友C跟我說。那天他跟大伙兒說,最近回復單身。他的話令我和一眾朋友跌破眼鏡,就連不戴眼鏡的我也在尋找不知道是否屬於自己的眼鏡碎。後來,和他坐在車上,聽他說了接近兩個小時後,我明白到那場愛情,其實早就名存實亡。 我不是個愛情專家,但很堅信一些組合愛情的元素。其中...

於 09/08/2018 發表

看了很多個系列的Mission Impossible,最新看的MI6,才發現了一個令我思考了良久的不可能任務。當世界需要這個男人時,這個男人會挺身而出拯救世界,當這個男人需要女人時,總會有女人走出來讓他親吻,但世上只有兩個女人讓他真心付出過,其中一個,是他的太太。 (會劇透,審慎考慮是否繼續...

於 07/08/2018 發表

那天駕車前,一隻綠色的草蜢要求坐順風車,一直依在倒後鏡沒有跳走,而且牠身型健碩,估計身長近十厘米,後腿強壯有力,卻不願表演「一起森巴舞」。我發動引擎,開動汽車,牠就隨着車子移動,也在輕輕地移動,起初只是把頭轉向,其後慢慢沿着擋風玻璃一直爬,即使車子開至時速七十公里,牠仍堅守車上,毅力非常。 ...

於 02/08/2018 發表

多少人曾經和我一樣,會去搜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人。中國姓氏有超過四千個,但常用的只有一百個左右,有着十數億以漢字為名的人,因此重覆名字的機會不低。原本同名同姓,只是比起平凡離奇丁點兒的事,只是那天看到報紙,看見一個名字,不但同名同姓,而且在同一公司同一部門寫同一個欄目同一形式的稿,以至夥拍同一個...

於 28/07/2018 發表

只是看了一集,就已經找到了我們夫妻之間,與電視劇裡李佳芯和黎諾懿的共通點。BB來了以後,夫妻之間的那份閃電與默契,都會因BB而產生化學轉變。除了將中心點放在BB身上,老婆也會由還有點童心的可愛女人,變成滿是母愛的媽媽,這沒有什麼不好,卻又像會令生活泛起漣漪。 李佳芯將媽媽一角演繹得出神入化...

於 25/07/2018 發表

其實,要像黃子華那樣說再見,真的不容易。看他把手掌貼着胸膛,俯身向着四面枱躬身,那份落寞和不捨,是2018年最動人的畫面。相隔十一年,再在現場看他,已經由當初的伊館,轉戰紅館。場地大了,支持的人倍增了,棟篤的笑聲多了,響亮了,巨星的光芒,耀眼得來,並不刺眼。 (會劇透,已買票仍未看的,別看下...

於 19/07/2018 發表

看蟻俠2,拋下了女兒,卻在電影銀幕的字幕中,看到豆豆這兩個字。感覺份外親切,電影說的是各種家庭的親情,父女情是最刻劃人心的,喜歡那個長頭髮的豆釘,也讚嘆那種爸爸為了哄女兒一笑,學到純熟魔術技巧的能力。電影基本沒有峰迴路轉的劇情,只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場景,卻讓人會心微笑。 現在看電影是奢侈的一件...

於 13/07/2018 發表

他告訴我,有一個很喜歡的女孩,她的花名叫荔枝,不是長得很像黎姿,只是一般夏天時才會食用的荔枝。很多女孩都以水果為名,諸如車厘子,蕃茄,西瓜,甚至橙,可能她們想取其清新之意,而且大多是甜中帶酸的水果,讓喜歡她們的男人有時甜,有時酸,頗具心思。只是,我的朋友Y喜歡的荔枝,既不甜也不酸,卻總令他...

於 10/07/2018 發表

自詡為愛情專家的裕田先生,最近跪玻璃的次數頻密了。有時候他不明白太太何以無理取鬧,諸如只是沒有拖地,或者把內褲沒有洗乾淨,甚至是坐在馬桶的時間長了,然後就會被梨花帶雨。裕田看到這種情境,只懂得木頭般站着,沒有去安慰哭着的太太,也沒有時刻去反醒自己的錯,也許在他心目中不算是錯。 裕田的個案未...

於 05/07/2018 發表

她長髮披肩,眼大如天,站在魚檔前,一臉茫然。大埔街市的鮮魚檔裡,站了一個看來只有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女子,以為她只是替家人看一下檔,豈料我說買一條白鰂魚時,她竟然親自戴上手套,到魚缸去撈魚,然後有點靦腆地問了我一句,「你趕時間嗎?」 我看着她有點生硬地勉強把魚捉住,然後再放在木砧板上,用左手按着...

於 30/06/2018 發表

2018年的台北,夏天的街角,氣溫高漲。走了一趟台北,與小女兒第一次出外,自己也擠了點時間,與數名台北人短聚。發覺文字的世界很微妙,從未見面,甚至沒有通過話,卻可以一下子就約出來,在台北的街頭,作一次簡單的交流。有一個台北人千里迢迢,搭一個半小時的公車去台北車站,亦有台北人有兩男護花,站在...

於 27/06/2018 發表

對上一封用手寫,寄給朋友的一封信,還記得是何年何月嗎?除了明信片以外,我這個聲稱喜歡文字的人,在近年也沒有寄過一封手寫的信。或者沒有收信人,又或者,沒有郵差叔叔代信傳情的幻境。畢竟,郵差的工作,在這些年已經轉變很大,住在郊區的我,慶幸有時還能夠看到郵差,背着綠色的郵袋,在雜亂無章的村屋信箱...

於 18/06/2018 發表

當風箏遇上風時,即使快樂都可以很痛。若風箏遇上風箏,卻會彼此纏綿。大埔海濱公園的風箏區,風和日麗的時候,風箏隨風飄揚煞是好看。那兒,還有一個風箏大叔在放風箏,專業的大風箏,那天的風箏是大鯉魚加Nemo,然後突然之間,另一隻風箏飛了過來,與大叔的風箏交纏。 放風箏是很寫意的活動,但在寫意之前,...

於 14/06/2018 發表

認識了一位馬來西亞的書友,她叫FEI,是她看完《陳叔與他的雞蛋仔》後,再告訴我也有留意《八百後》,推介我看一套1989年的電影。原因是《八百後》整個故事都與電影很相似,那電影叫《急凍奇俠》,由元彪、元華及張曼玉,在六四事件後上畫。之所以相似,是故事講述明朝的錦衣衞方守正經過冰封了三百多年,被...

於 09/06/2018 發表

偶然開着電視,看到肥媽的煮食節目。布局華麗,有着許多新穎的煮食器具,不再限於除了煮食之外沒有其他功能的鑊及煲,而是有着數碼顯示,可代替人手的智能煮食電子器皿。我不認識這些器皿的名字,據知節目將它們的銷售推至高峰,她演化了煮食,也為傳統煮食帶來了衝擊。 欣賞肥媽的節目,最主要是她懂得運用新鮮和...

於 05/06/2018 發表

去一趟海洋公園,才親眼看到各式各樣的金魚。常言道,金魚的記憶只有三秒,當牠游到魚缸的另一邊時,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努力游走過。我看着品種珍稀的金魚在觀賞池內游來游去,仿似看到一種種社會縮影,就像早上上班被困在巴士或港鐵車廂裡一段時間,無法游走的人,對每一張臉的記憶不多於三秒。除非那張臉,特別好看...

於 27/05/2018 發表

利物浦就像個長得漂亮卻又瑕疵不少的女人,吸引男人目光,有人死心塌地,甚至山盟海誓,即使在最高峰時滑鐵盧(屢遇),亦會陪她笑陪她走,就如球會的格言。將利物浦擬人化,是從看完歐聯決賽那晚開始,很多男人愛這種女人,卻為她付上許多心血和糾結。在看似將近成功的失敗後,那份痛的確比想像的更痛。 原諒我這...

於 27/05/2018 發表

我不住在土瓜灣,卻經常到訪土瓜灣,為工作,為喜好,也為了寫故事。土瓜灣的舊樓很多,顏色也很多。斜陽西下,那一抹陽光特別耀眼,在土瓜灣道的地舖,出現一個個奪目絢麗的帳幕。這些幕用來擋陽光的,有藍色、紅色、綠色和間條,商戶寧願遮住了招牌也要擋去那些份西斜,也讓我看見土瓜灣的另一份可愛。 認識我的...

< 1 26 27 28 29 30 37 >